2024年夏天,在参加完内蒙古文艺评论骨干培训班回程的路上,我点开手机在购物软件里下单了两本书。几天后,两条短信提醒我,快递到了。拆开包裹,柔软的《蒙古密码》和沉甸甸《人类笔记》映入眼帘,两本书的作者,都是特·官布扎布老师。
这是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一位老师,我尽量避免自己用冗长的文字来描述自己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得到的启发,那样的话,这篇文字将会变成一份学习笔记,和一张发现自己不足之处多的像牛毛一样的勘误图。
用简单的内容来说,就是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虽然在内蒙古大地上生于斯长于斯,却缺乏对这片辽阔土地上的文明和文化更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如果一定要我说自己对于蒙古文化的联系,我想,可能就是——我包里放着的那张身份证上,有着蒙汉双语的文字,以及我每年回海拉尔,都会多次经过的那个广场,它叫成吉思汗广场。
读蒙古历史,就像是看到远远地走过来一匹骏马,它悠游闲适的咀嚼着这片草地上的青草,对于这片草原,它了解的远比我想象的多。如何更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民族,去走进一个民族的神话,在缘起的神秘河流上游,有着打开一个民族之门的钥匙。
看完这本书,我有所收获,但自己仍然是蒙古族文化的门外汉。幸运的是,在和我的蒙古族朋友们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教会我的,远比我给予他们的更多。
特·官布扎布老师在《蒙古密码》中这样写。
因为生命是孤独的,所以宗教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她怯懦的灵魂;因为生命是茫然的,所以政治或制度昼夜不分地规范着她行为的秩序;因为生命是枯燥的,所以文学和艺术竭尽全力地愉悦着她烦躁的心灵;因为生命是苦难的,所以哲学以高深的智慧为她探寻着解放的途径......而这宗教,这政治,这文学艺术或哲学等等就是根据生命建设的需要创建起来的心灵化工程系列。
生命啊,你究竟是什么?
我叩问着自己,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