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肚子
今天,国庆节,普天同庆。
且看,我们家早餐后的一幕:
“看,今天是什么日子?”先生指着挂在墙上的“月份牌”问婆婆。
“看不清!如今这眼什么也看不清!”婆婆挤眨着眼望着“月份牌”。
别看婆婆97岁了,可脑子不含糊,总有借口,还挺狡黠,对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已惯于作如是答。
“今天是十月一!”先生告知婆婆。
“噢,十月一!”婆婆好像明白,点头称是。
“十月一,是什么日子?”先生又问。
我一旁小声打趣,替婆婆答道:“是上坟的日子。”
“十月一?初二是我的生日!”婆婆答非所问。她是十月初二的生日,倒没记错。
“你的生日得下个月,十月一,是和国家有关的日子,再想一想!”先生一直和言细语。
“上坟!”婆婆三思后,眼睛一亮。
按我们这儿的民俗,农历十月初一祭祀先人。婆婆的回答果不出我所料。
“再想想,十月一都放假,是什么节?国……?”先生循循善诱,不厌其烦,进一步启发婆婆。
“国庆节?!”婆婆迟疑地眼神看着先生。
先生欣喜地摸了摸婆婆的头,满满的柔情蜜意:“对了,你真棒!”,向婆婆伸出了大拇指。
“我真棒!”婆婆也伸出了大拇指,似孩子般自鸣得意。
“该尿尿了!”
我中断了母子俩这缠绵的对话。
先生多年执教于党校,怕是落下了“病根儿”,从来不因婆婆没有文化、不因婆婆听不懂而懈怠于对婆婆的党性教育。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便是先生对婆婆宣讲的党课。
还甭说,前些年,先生的教育并非嘴上抹石灰(白说),婆婆认识了每一届的中央领导人,有的还知道其家属是谁,常委也认得几个,连外国总统都能叫出一个、俩的名字。
只是近几年,婆婆越来越年迈,已变得超然物外,麻木不仁了。看着电视屏幕,任由先生指教、诱导、提示……婆婆皆一脸木然回应。
然而,只要先生只讲不问,婆婆即“噢”、“哦”的拉长青岛即墨腔,煞有介事地频频点头,微笑示之。
面对婆婆这头“老牛”,可惜了先生这个党校教授的高超“琴技”。不过,退休后的先生能每天乐此不疲地“施教”与婆婆,让婆婆开心、有“活力“,亦不枉先生的孝心良苦了。
近来,婆婆身体恢复得已相当不错,我和先生每天都陪着婆婆喝点小酒,今晚的“国庆晚宴”美酒自然要喝。
来吧,干杯!
祝福祖国,繁荣富强,笑傲群邦!
祝福婆婆,身体康健,福寿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