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在朋友圈看到Newbalance 的一则广告,讲这个有上百年历史的运动鞋品牌,从诞生之初如何将每一款鞋子设计的精益求精,同时记录了著名的音乐大家李宗盛,为了手工制作一把好的吉他付出了何等的艰辛,知晓了什么是“匠人”。过年期间,仔细读了一遍汪涵的《有味》,书中每个小节都描述了一种手工制品,有可以食用的靖港香干、糍粑,有日常生活中的木盆、鸡毛掸子、杆秤、扇子......书中既有和每一种物件细腻的感情故事,也有详细的制作步骤(作者还用心地辅以图片),的确长知识!就拿最熟悉不过的扇子来说,竟也有十多道制作工序,我深深地惊叹这每一个看似平常的小物件,背后居然都有大大的文章,在一代又一代手工艺人的传承中,精益求精、熠熠生辉。
全书有近一半的插图,有展现汪涵制作各种物件的场景,也有和匠人们的合影。插图里的汪涵身着淡蓝色麻布衬衫(ps:麻布面料的衣服,穿起来非常舒服,有亲近大自然的感觉)或是黑色套头衫,不经意地挽起袖口,穿一套同质地灰白相间的短裤,头发和胡须看似随意却不邋遢,手上戴着一串品质上乘却显低调的淡黄色手串,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镜框,嘴里叼着一个大烟斗,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和电视前西装笔挺的汪涵相比,距离感一扫而空。难怪他能和如此多行业,看似执拗、古板的那么多的匠人聊得这样投机,我想,和他的穿着打扮,还有说话方式、文化底蕴肯定分不开。
我仔细阅读每一个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想象着普普通通的竹子、木头经过这些老师傅之手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超有画面感~~手工制品,不像流水线上的产品冷冰冰的,她的每一个制作流程都承载着匠人的光阴和情感。就像以前人们用的杆秤,“叫做笑脸秤,对于那些小生意人来说,那个秤不光是算钱的工具,它也是对人情远近的表达。多一把,少一把,高一寸,矮一寸,他们都会看着你的眼睛,并期待你也还以同样的微笑。后来,我们用上了电子秤,用上了冰冷的磅秤,那里面有可以科技的精确,却不再有温暖的模糊表达。我们都太忙,我们都匆匆地往前走,从而忘记了那些细小的衡量,我们不记得服务生递给我们的水的温度,我们也看不见同事默默在文件上修改的一个小小的标点,我们忘记了那些小事情究竟应该在生活里有怎样的分量,我们经常擦肩而过,看不见对方投来的温暖目光。”想起和大先生一起做菜,有一次他居然手撕芹菜,看得我目瞪口呆,他淡淡地说“手撕的比刀切的味道好”,不知道这算不算合适的例子,但依然想要表达自己内心对于各种手工艺人精湛技艺的崇敬和对看似纷繁复杂的制作过程的无比惊叹!
正月初八家里的庙会上有捏面人的、有写字画的、有做糖人的......小时候觉得这些小玩意特别好玩,总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长大了,就愿意静静地站在摊位边上,默默地看着那些普普通通的材料是怎样经人之手变成一件件逼真的“艺术品”,单是看的过程就让我的内心洋溢着极大的满足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古镇的一户人家,为了做出好品质的豆腐,宁愿几十年如一日留在离山泉近的老房子而不搬去新房;米粉世家,为了让人们吃到地道的米粉,坚持手工制作,不抬高价格。我被这些手工艺人深深的折服了,所谓的“匠心”,不只是对制作过程和成品的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对这种技艺和手法的传承,也不会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放弃对品质的坚守,为“匠人”,为“匠心”点赞!我被手工制作的过程强烈地吸引了。我渴望,甚至是十分地企盼,自己有一天可以从事手工制作的行业,虽然这个想法看似荒唐,像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但我真心喜欢。我甚至一度也曾因为自己的工作天天对着电脑而苦恼,我也幻想着假使有一天会计不再使用电算化,重新用算盘、记手工账,自己或许也会转行做会计~~
后来的某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其实是自己对于手艺人的理解太狭隘了,所以会有苦恼。我虽然是做IT的,但其实也是手艺人,项目实施整个过程,手写那么多的文档、一场场的培训会,都是我展现给客户的成品,里面都蕴含了我的光阴和情感。再转念一想,其实每个舍得付出的人,也都是手艺人,最后的产出就是作品,科学家、医生、老师......莫不如此。
以前经常会讨论这个社会更需要通才还是专才,到现在,我肯定的说——“专才”。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持续不断地、专注地投入,做到这个领域里最牛的,这是很令人热血沸腾的一件事。希望自己某天在某个领域,可以配得上“匠人”的称号。人人皆可为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