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息怒,小女子涉世未深,不敢乱煲鸡汤,也不会讲励志格言。只是近来略有所思,思来思去还是浆糊,于是写文求教。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大学生找工作比上青天还难。听说是因为需求多,就业岗位少,当然不排除这个情况,此处不深究,咱讨论另一个问题。
“你是老板你要你这样的人吗?”
“你会什么呀?”
不知道这两个问题是谁问的,怪吓人,不过还是好奇大家的答案。
回首几年的大学生涯,总有人在感慨:怎么好像没学什么,就过来了。有学者曾这样评价大学毕业的年轻人:
有学历,没学问;
有文凭,没文化;
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
晚上游戏不下线,早上赖着不起床。
不知道有多少人大呼真实,或者心里默默承认(不好意思说出来)。不过可能想到大家都这样,也就不以为意了,“大家都这样”,短短几个字害死不少人。凭什么呀?凭什么大家都这样你就理所应当,心安理得的这样呢?
你知道大学生的课余时间都在干嘛吗?谈恋爱、看小说、刷视频、打游戏、出去玩、追剧…………很丰富对吧!我觉得也是,可是这个时候,“好无聊啊!”“不知道干什么!”“没什么事做!”这些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动不动跑去图书馆,老励志了,不就之后,我对“好景不长”这个词的理解更深刻了。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有人常用如此诗意的句子形容自己,不得不感慨,文化的力量。
在怨声载道中我发现,好像大家对眼下的生活都不太满意。
“好困呀,怎么又有早课,凌晨四点才睡呢”
“下午的课怎么又是一二节,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睡觉了”
“好不容易周末了,又要早起做核酸”
“怎么这么多课?”
“怎么这么多作业?”
…………
也不完全生无可恋啦,多少还是有盼头的,比如终于到月末,再过两天又可以要生活费了。也会有些猝不及防的小惊喜,比如那谁又出新皮肤了,哇塞,遇到了游戏大神,可以带我上分哎,又发现了一部很好嗑的小说,这部剧好好看啊!天啦!男主好帅。
我想只要我还有呼吸,就永远能免费享受这些天籁之音,毕竟它弥漫到了每一寸有空气的地方。
你还记得你高中时候的样子吗?
早上六点起床学习,晚自习老师讲课到十点半,自己还得自习一会儿,睡觉肯定是十二点之后的事了,中午也没什么时间睡,周末无法避免的补课。每天面对没完没了的习题和堆积如山的试卷,大家习以为常,好像没什么怨言。不知道是因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还是在老师的诱导下编织的美梦:高考完就解脱了。于是三年如一日,就过来了。
听不少同学说过自己的受骗经历,高中老师说,在大学,天是蓝的,草是绿的,空气是清新的。着急谈啥恋爱,以后好男孩好女孩多的是。后来才知道,天本来就是蓝的,草本来就是绿的,空气就应该是清新的,如果见不到,可能是环境被污染了。后来也没有遇到好男孩好女孩,就算地球上真的存在这一物种也和自己没关系(人家早有对象了)。
完了,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还不只这些呢。还有,还有啥,我也不知道,自行脑补去。不过话说回来,没记错的话,大学课最多的时候才四节,也就是八小节,没有早自习,早上八点上课,中午可以睡一个小时,没有晚自习,有也是真正的自习,七点到九点,两个小时,周末一半没课,和高中比起来不是好很多吗?咋就那么苦大仇深呢?
我想大学和高中最大的差别是毕业时的心情吧!高中毕业是解脱,大学,毕业了又能怎么样?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了,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养活自己都有问题,更别提什么报答父母,回馈社会,还有四面八方而来的那种望你成龙的想法,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问到未来规划,
有人说,“没有什么,走一步看一步吧!”
有人说,“不知道要考研还是就业”
有人说,“很迷茫,很焦虑,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
有过来人说,一出校门,两眼发晕,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崩溃感,每一个毕业生出来以后心里都很难受,见识了什么叫社会险恶,人情冷暖。
我时常在想,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学校?家庭?教育?经历?很多很多,很难说具体。其中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打造了一堆没有灵魂的躯壳。年轻人缺乏思想,没有主见,这个极普遍的现象,小到日常琐事,大到人生方向,总有人擅自替他们做选择,还不允许反驳和质疑,久而久之他们向权威低头,习惯了被推着走,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随波逐流。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话题特别火,关于“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看到最多的回答是,没有意义。迷茫、焦虑、抑郁、躁狂,这些标签被越来越多的人引用。而人们问的却是现在的人怎么这么矫情,这么脆弱,完全没有抗压能力,却很少有人思考背后的原因。
这世界很喧嚣,总有那么多人好为人师,试图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在喧嚣声中有人选择逃避,有人迷失自我。
还记得中学时代学过的一句诗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吧!并不是鼓励一意孤行,外界的声音可以做参考,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