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成为现实的理想都是一样的,奋斗时的辛酸各有各的难处。
谁的年少不张狂,谁的青春不迷茫。
每个人年少时都单纯善良,都心怀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色彩缤纷的梦想,幻想,甚至那些沉甸甸的爱,然而有些人的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能够被理解,被细心呵护小心安放,而有些人的则成了离经叛道的大不逆之举,被碾碎成细小尘埃最终被飘散在残酷的现实时光里。
我发小金子可以说是现实中《神秘巨星》里的两母女集合体,前半生如电影中的女孩一样心怀梦想,满心想要成为一个舞蹈精灵,背着暴躁的父亲参加各种校内外的舞蹈演出,每每考试成绩出来,总会想尽办法逃避父亲的责罚,改成绩单,改试卷,甚至哭求同学家长帮忙求情……最严重的一次是为了去参加县教育局的艺术节演出绝食两天,可惜的是,她的坚持被家里上上下下老老小小说成了不孝,她最终也没有说服父亲,而因成绩不理想父亲不支持初中没上完便退学回家务农,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种秋收,晨起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星梦难圆。也抱怨过母亲怯懦柔弱,虽曾为自己能够跳舞而与父亲拌嘴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却没有坚持到底;也怨愤过父亲愚昧无知,暴怒自私,对自己不够关心。然而最终也渐渐明白理想再美好,再丰满终于还是得败给现实的骨感和无情。毕竟一家老小,家里挣钱的人少,花钱的人多,长年累月的沉重负担,早已经让父亲只能关注家人每日的吃喝拉撒,贫病冷暖,哪里还有心思管孩子心里苦不苦乐不乐。理想是什么?不当吃,不顶喝,不管冷,不知暖,但凡能够花一元钱买来的“实惠”,多花一分都是奢侈,都是罪过!
后来早早地嫁为人妇,把自己活成了一个陀螺,拼命挣钱攒钱。成了母亲后更是卖命,包更多的地来种,找更多的零工来打,只为了不让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女儿才四岁半,她就将她女儿送到县里最好幼儿园,开始上特长班,学舞蹈,学口才,学儿童画,只要得知女儿对什么才艺更感兴趣,只要听说哪里有更好的老师,便会不辞辛苦不遗余力地托人将孩子送去培养。为此父母心疼女儿却只能唉声叹气;丈夫因劳累怨声载道,夫妻感情越来越淡,最终不堪辛苦选择净身出户弃他们母女而去。
离婚后金子自己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更加辛苦,但她仍然千方百计培养女儿。只是如今95后的女儿物质生活是那么丰裕,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被长辈们宠溺,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曾经也一样小小的小脑瓜子里怎么懂得金子做为母亲的辛酸。
如人饮水,离婚后生活的冷暖自知。她能够理解父母当初的生活拮据,精打细算,全家老小衣食无着而常常遭受白眼之苦;她也能够理解前夫为生活奔忙疲惫却不得不省吃俭用,戒掉烟酒,尽管他只是偶尔小酌并未上瘾。可是她始终会这样安慰她自己:人这一辈子能有多长,孩子的童年能有多长,父母能够看着孩子无忧无虑,陪伴孩子奋斗成长的时间又能有多久呢?只要女儿将来能够不再埋怨她的梦想被苦难的生活中断,她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子之苦。只是,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关爱他人的方式。
就像是我们家中年迈的父母,他们何曾没年轻过,没向往过诗和远方的田野,他们何曾没聪明理智过,没揭穿过生活的苟且,怎么一旦到了退休年纪就糊涂到了轻易就能上当遛弯的分分秒秒就可能受骗的地步呢?曾经在儿女面前毫无自我,一分钱都得掰两半花的“悭吝鬼”,怎么一耳闻目睹那些理疗仪、净水机、碗筷消毒柜、空气净化器等高科技产品神奇的健康功效,哪怕那些东西名不符实也会心甘情愿哆哆嗦嗦掏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甚至是攒了大半辈子的“过河钱”挤挤插插疯狂抢购呢?
对于电影里的母亲,我想说穷人家孩子少年时的梦想多是难言的奢望,即便再天赋异禀也难逃被埋没的窘况;成年后的奋斗打拼,打上延续梦想的烙印也都被误解,甚或遭遇一家三代人相爱却又相杀的难堪……
而对于电影中的父亲,我痛恨其家暴却不能苛责他“只让孩子们睡觉却不让孩子做梦”,毕竟,生活角色不同,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在只能寻求现世的安稳,并只能为之苦心经营孜孜以求的时候,你又如何能够让他那样一个碌碌人生客,归来依旧是如女主同学钦藤一样的少年?
时光匆匆,等到每个人都垂垂老矣,或许才都会意识到,只是历尽人生百态,终究都选择了也习惯了隐忍和沉默,谁都不会说出口,穷其一生,都在以爱为名,都用自以为对的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家人的健康奔波一世,打拼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