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阿萱叫我去她家吃晚餐,我一口答应,很久以前就想去萱草堂坐坐,机会终于来了。
进门,见阿萱家窗明几净,参观了一圈,发现阿萱还是个蛮有情趣的女子,厨房挂着阿岛的话,大厅茶几上有一盘来自世界各地的小石子,餐厅墙上挂着一幅钢笔画,右侧墙上是一幅史湘云图,萱草堂墙上有林剑丹与何元龙的墨迹,茶桌上的墨绿色的陶器上有刚落下的红山茶花与黄洋玫瑰,墙壁上除了书,还有装在格子里的约五六十个各种款式的小茶杯,窗帘后面有一束干花,连洗手间也摆着粉红色的花,更让我欣喜的是,她住套房居然有二十来平米的后阳台,阳台上目前只有绿意,要是也种几盆花,再摆张椅子,晒晒冬日的暖阳,也够惬意的。
再来看看阿萱做的菜,也是很女人味的,一小叠一小叠,共七八叠,有葡萄,樱桃,火龙果,凤梨,还有黄鱼,花哈,鸡翅,蒸带鱼,鱼丸,青菜,面疙瘩,红糖小面包……配点存了五年的美人琼,味道很鲜美,我们个个吃得撑了,然后喝茶写字。
起初是真与我写,阿萱泡茶,真与红走后,我和阿萱才开始写,配上古琴曲,两个人安安静静地写了一张又一张,我叫阿萱别赶我走,因为实在写得舒服,阿萱说怎么舍得,今晚我们就只管写,想写到啥时就到啥时止,我们写后,偶尔会夸一下对方,我说阿萱写得好,笔端有力,字有厚度,沉稳,大气,阿萱说我写得好,初具智永模样,然后两个人就在相互吹捧中快乐地继续写,直到夜深人静,我才恋恋不舍地起身告辞,并与阿萱约定,以后还要一起写。
今早,在看阿萱送我的那本中国书法简明读本,读着读着忘了起床,后接周老师信息,问下午两点是否要去学写字,我马上将信息与阿萱共享,阿萱说可以,然后我快速地从床上爬起,早餐也没吃,就与阿萱一同去写字了,到了周老师分享的地址,已是十二点半,我点了快餐,就坐下来写字了。之后,周老师的点拨成了这一日最美的收获。
他说,书法要在动荡中求平衡,好有生命力的一句话,写字那么久,只求平衡,努力写端正,不要歪,从未想过可在动荡中寻求平衡,这一语让我忽然想起飞翔的鸟儿,在湖面上,它是飞过,但那美,会定格在某处,又联想起打太极的那些动作,也是在动中寻求平衡,有气韵相连之感。再分析自己的字,乍一看,还挺正,但笔画与笔画之间只顾自己,看起来就跟呆板,彼此之间没有呼应,没有合作,没有气韵,更谈不上美感。我见周老师示范时,时快时慢,快时如剑出鞘,如脱兔,慢时如月出深山,如处子,观老师书写,似观一对男女共舞,时而有劲,时而舒缓,毛笔在指间收放自如,应声起舞。
写字,遇阿萱,是益友,是幸事,遇周老师,是良师,也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