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上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老婆婆供养一位修禅的行者十多年了,一天,为了考验行者的修行,便吩咐一个少女在送饭时抱住行者。少女回来,老婆婆便问她,你抱着他的时候,他是什么反应?少女说,禅师没什么反应,像个石头。老婆婆一听,很生气地说:“这算是什么修行!”把禅师赶走了。
咋一听,我也糊涂了。禅师不为声色所动有什么问题呢?
糊糊老师说,生而为人,修行的就是生机。从石头-植物-动物-人,之所以越来越进化,就如《反脆弱》一书中所描述的,是因为在波动中能获得成长,这种成长打破了二元结构(如黑白、对错、是非……),转识成智才是对的修行。
脆弱的对面不是强韧,而是“不脆弱”。修行的结果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情绪不再能绝对控制住我们。如果修行到如故事里的禅师一样,变成了冰冷的石头,那实际上就是麻木,就是情感隔离,就是著了“空”。空心化的生活不仅不会使我们更强大,而且还使我们失去了生机。
这一段因为疫情宅在家里,虽看书上网课,但总觉得大多时候是原地踏步。在转识成智的过程,识在积累,可升华到“智”的机会基本上是倏忽一线,很快又被几十年的固有模式尘封。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今后会对生活有更多地觉察:
1.某个做法是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有没有提到更高的系统中来认知。
2.这个做法是使我积聚了变化的可能,还是让我更刻板,更陷入现有的状态。
3.这个做法我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快乐,还是只盯着未来的结果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