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泉》作者安·兰德,俄裔美国作家、哲学家,她推崇理性,认为人的最高美德便是理性;她不顾传统舆论的偏见,力倡个人主义,她的客观主义哲学自20世纪50年代起风靡美国,影响了几代美国人。
这是一本901页的书,拿在手里就像拿了一块砖头;最初我以为是一本晦涩的哲学书,迟迟没有开封。一周以前打开以后,发现一个新世界——这是一本小说,并且沉浸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作者刻画了一个“理想人物”——霍华德·洛克。一个完全自我的人。
洛克和吉丁同是斯坦顿理工学院建筑学院的学生,不同的是,一个未毕业被开除,另一个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祝福和荣耀中毕业,并拿到了最优秀的设计事务所的offer。
人类或其他任何活着的实体,在生命之初不是放弃。不是自我唾弃,也不是对自己的存在进行诅咒。那些都是需要一个腐败和堕落的过程的,这一腐败过程的速度因人而异。
有些人刚碰到压力便放弃了;有些人出卖和背叛了自己的意识;有些人不知不觉地慢慢熄火了,却从来不知道自己何时已经失去了这种意识。然后,长者们蜂拥而至,百折不挠地教导他们说,成熟就是摈弃个人见解:放弃了价值观,他们便获得了安全感;失去了自尊,他们便具有了实践的可能。
此时,所有这一切意识都消失殆尽了。然而,少数人坚持了下来,继续前进,深知这种热情是不可背叛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如何使这种热情具有一定的目的,他们修整它,使之成形,并最后实现它。但是,无论前途如何,在人生之初,他们便开始寻求生命的无限潜能和人类的高贵身影。
并没有多少路标可寻。《源泉》是其中之一。
它对青年志气的认可,歌颂人类的光荣,显示了人类的可能性有多大。——安·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