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期许的2020已经过了三天,那么下一个十年,你决定成为什么样子呢?
是沿袭你今天的模样还是成为理想的自己呢?
有人说:世界就是一拨人在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另一拨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可能你一觉醒来,深夜冷清的街道已满是车流,夜里风雨打落的叶子早已被清扫干净,对面的建筑又完成了一部分,比你晚归的高学子已晨读了一小时……
很多人,在你沉睡时,还在高速运转,才有了你第二天看到的不一样的世界。他们,秉承着“把一切献给今天”的宗旨,不断为未来夯实基础,把人生发挥到极致,只为成就更好的自己。
当然,也有一拨人,活在当下,把“佛系”当作自己的人生标签,没有抱负,缺失理想,随着大流,被迫改变。
“种一棵树最佳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十年前你不谙世事,那么就不要错过现在。人生有两种选择,要么走要么停。走走停停的过程,就沉淀了一生的精华。
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你十年后的模样。
独立思考
成大事着,往往都具有鉴别性思维,从不盲目跟风。
有句话说:
我们观察的是同一个世界,看到的却不是同一个世界。
由于经历、眼界不同以及人格差异,我们看到的事物的本质不尽相同。
大学时期我曾被几个朋友孤立过一段时间,原因只是我没有和她们表达一致的意见。
班委说要收每个人150的班费,群消息一发出来,隔壁寝室的小A就站了出来:
“去年这个时候不是刚收了每个人200,一共10000左右吗?除了聚餐应该还有2000,钱没用完又收不会多了吗?”
“反正一次交150,我心痛。”
“聚餐有意义吗?考不好实在不想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很多人都不愿意交班费,敢怒不敢言,看着有人敢第一个“吃螃蟹”,边吃瓜边为其打气,这其中也包括了我的个别室友,在口上吆喝着“有勇气”“干得好”。
班委说总会有一些突发状况,讲了预备费用的重要性,经过一番说辞,小A和班委吵了起来,手机背后吃瓜的人越来越来。
势力单薄,小A的室友都纷纷站了出来,平时上课回答问题都会脸红的她们此刻高举自己“仗义”的旗帜,一一在群里和班委怼了起多。
“少废话,解决问题。”“突发情况意外费用?是在诅咒大家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
由小A和班委的问题,最终引发了班级三分之二人的口角大战,也使得我和我的好朋友因持有不同看法受到了部分冷落。
最终,小A和班委分别在班会时道了歉这件事才得以解决。
那件事发生以后,我真切地悟出了一点东西:
不会思考,没有主见的人,就会被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主导,导致无所适从。
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拒绝人云亦云,拒绝盲信盲从,理性客观地看世界,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敢于尝试
去年8月份我坐火车去成都参加活动,正值天热,门都不想出。原本打算放弃,后来又想着去见一见世面,索性独自踏上了这段为期三天的旅程。
倘若当时我放弃了这次活动,我将永远不会见到那群可爱的青年。
车厢不挤,上来很多背包客,大都十来二十岁的样子。一个姑娘,把包背上显得很突兀,包鼓鼓的,长度大概是自己身高的五分之三。
“哇噻,你也在这节车厢?我们的组长在旁边车厢,你看见了没?”
“你包沉吗?”
“你有没有买土特产?”
她们欢快地交流着,我对面也来了一个姐姐,背着户外包,旁边坐下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哥哥,一身休闲打扮,书包不大,却装得满满当当。
出于好奇,我笑着问了问对面看起来大不了我多少的姐姐:
“你好,请问你们是参加什么活动吗?”
她喝了很大一口牛饮装的矿泉,友好地对我说他们刚刚参加完一个徒步公益的活动,跨过了好几个城市,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她讲话时洋溢的快乐和眷恋深深触动了我。这时,旁边的小哥也和我们聊了起来,拿出了一块布,上面印着一朵蓝莲花,说是自己偶像的标志,让我们签名。
他身上有着一份热忱,和许巍歌曲的基调很像。
今年七月份,他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决定歇一下,去外面看看世界。
独自背上背包,去拉萨看大昭寺门前的阳光;去茶卡盐湖感受天空之镜的魅力;去嘉峪关领略雄伟风光。现在,他在去往天府成都的路上。
“你回去又有什么打算呢?”我问。
“找工作,好好上班。”
因为他们,我关注了一些青年文化活动。
第一次,要有接受失败的自在,要有允许反复的可能。
敢于尝试,是成长的开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精神气度。
管理情绪
此前全网流行一句话说:
控制了情绪,你就控制了人生。
日常生活中难免有情绪的起伏,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周围的人。喜怒无常的人格常常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懂得做人,有时候比懂得做事更重要。即使你不懂怎么为人处世,也要努力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自己。
知名节目主持人朱丹除给人知性,优雅的印象之外。她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使得她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低调的她每次和老公被抓拍到都是一副恩爱甜蜜的样子。结婚以后她也只和老公吵过两次架。
她在最近一档节目《会做家务的男人》里分享和丈夫周一围吵架的经历说:
“我这辈子都不敢吵架了,他用两句话直接把我搞定。我一生气不爱说话。周先生就让我冷着。俩小时之后他会来说说话,抱抱我。他在给我台阶下。”
李诞不解:“你就不下去他能怎么?”
傅首尔说:“我会被激怒。”
朱丹微博里也说:“我一直很感谢周先生,他让我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也让两个人的生活少太多摩擦。”
句句展现了她的理性,也让大众了解了对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生活就是一遍遍的枯燥重复和偶尔的新鲜感。成长路上不会有太多人把自己一路走过的亲身经历总结成干货教给你,自己摸索的才更醒目,才有更好的疗伤效果。
管理时间
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浙大“男神学霸”作息时间表,让很多人顷刻间对时间有了新的观念。
他把时间的安排精确到了分钟,学习状态可以说是争分夺秒。
严格的时间管理让他在潜水,驾驶,摄影等方面越发出众,在生活中找到了方向,体会到了快乐。
有人说:你管理时间成本的方式,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为之触动,该怎样管理时间呢?
其实,“管理时间”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24小时雷打不动,我们无法将其延长或是缩短。能做的,就是让自己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
为什么这么说?
别人一个小时内做好的事情,倘若你能缩短一半的时间,那么你的效率就是别人的两倍。你能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有更充裕的时间做下一件事情。
不要小看碎片化时间,如果你是学生,每次课间十分钟你都能在别人玩耍的时候再利用个五六成,一天下来你都能在课间部分比别人多上一个把小时。
当然这期间完全不必要继续课堂学习,可以借此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诸如写作,阅读。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浦江电表厂。厂里的小工不干活时都以抽烟打牌的娱乐方式来消磨时光,只有一个小工,不干活的时候利用时间学英语,慢慢成了一种习惯。
后来,厂里来了一些英文材料,只有他能看懂一些;再后来,政府有个机关缺个翻译,别人听说他行,把他接走了。
自此再没有回到厂里。
后来他经常上《新闻联播》,成了国家的外交部长。
他就是杨洁篪。
在当时的环境,当小工已经疲惫不堪,他把业余的时间安排得得体,才成就了他后来不凡的人生。评价一个人工作是否高效的标准之一,是看他管理时间的能力。
你期待怎样的未来,是意料还是意外?
十年后或许你已为人父母,或许还在求学,或许正在人生低谷,也或许人生非凡。愿那时候的你没有遗憾,有一副善意的面容。
路的尽头终归是朝圣的地方,十年后,又是另一批人,声震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