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教育
存在主义者思考的是知识、真理和意义的本质是怎样在个体经验层面上产生教育意义的;现象学探索的重点是意识现象、教育中感知的重要性和具体的个体经验中“意义”的发展。
一、存在主义哲学家及其思想。存在主义的基本信条:孤独的、疏离的、异化的个体偶然降临到这个无意义的、荒谬的世界当中。
(一)克尔凯郭尔:主张人应该寻找可以指导生活的个人真理。号召每个现代人领略“信仰的乍现(leap of faith)”,只有通过信仰的乍现,一个人才能重新建构自己的生活,才能真正地按照基督徒的准则生活。个体面临的生活选择只能有他们自己来决定,并承担全部责任。生活道路分为美学、伦理和宗教三个阶段。在上帝和世界之间有一道没有桥梁的鸿沟,我们必须通过信仰的方式才能跨越。教育应当是主观性的和宗教的,致力于发展个体性以及个体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他反对进行职业的和技术的学习,因为这些都主要把人引向世俗的客观世界。
(二)马丁▪布贝尔:著作《我和你》,呼吁人类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尊严。个体有能力将自己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并区分开来:用“我---它”的关系看待将自己之外的外部世界看作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我---你”的关系看待同伴,一个人必须认识到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意义世界。在布贝尔的教育论著中,他详细论述了师生关系的本质也由“我----它”的关系构成,学生被当成物来看待。在他憧憬的教育中,尽管教师和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种类,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三)海德格尔:研究个体存在或者在世之在,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个体把世界视作环绕在四周的环境体验。二是对他人或者同路人的体验。这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三是个体意识到自己是个别的、主观的存在,这是自我世界。关于教育,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存在的个体性。“我是谁”,这是一个深刻而又令人困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从分的回答。
(四)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主要观点:“自为的存在(主观性)”与“自在的存在(客观性)”。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没有原初的意义,因为人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没有预设任何的意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遭遇到的任何意义都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建构。意义的行程是个人的事情,因为世界和个体都没有预先设定意义,也没有简历存在的理由,上帝没有为存在提供意义。“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既然我们出生的时候确实没有预先设定意义,那么,我们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方式设定我们自身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二、现代生活中的存在主义。一是罗杰斯的实验室冒险尝试,教师应当寻找“”“人的潜能与智慧”,必须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释放潜能,教师应当”赏识“学习者,使其感到自身的价值。二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基本需要和超越性需要。
三、现象哲学家及其思想
(一)胡塞尔:著作《观念》通过现象学方法使哲学不同于物理学和行为科学的严密科学。主要观点:自然立场论,指的是思考者对周围事物或外部行为的感知完全符合他们的本来面目。他号召人们“回到事物本身”,这意味着回到意识的原初,及时的状态。
(二)海德格尔和现象学:主要观点,现象是自身的显示获呈现,我们不仅描述现象,还要了解现象背后的内容---它们的存在。现象学是存在的科学,也就是说本体论。用“此在“或”在这里“的意思表达人在时间长河中的存在。个体的”此在“从过去走来,并走向未来。
(三)庞蒂:认为我们不能否定世界,感知处于世界当中,并且世界也是感知的对象。心灵之根于身体和世界当中,感知也并不简简单单是外部事物对人产生作用,因为不存在纯粹的内部或外部。直觉是首要的。思考思想和思想的对象不是聚的而是抽象的。
(四)现象学和阐释学:现象学有条理地描述一是对象。阐释学着重于解释某一段时间的意识体验,语言在阐释学中非常重要,因为丰富的内涵和含义需要语言来揭示。
四、教育哲学中的存在主义与现象学
(一)教育目的: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人。这种教育将个人看作是世界中的独特存在---不仅是观念的创造者,而且还是活生生的。好的教育应该鼓励个体询问“我是谁”、“我的生活驶向何方”、“为什么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人们必须认识到个体既是非情感性的和理性的生物,更是情感性的和非理性的生物。教育应当培养人们对焦虑的理解力。焦虑使之意识到存在的紧张感。现象学将可能性作为教育的目标。对人的存在的强调是对“成为”的强调。人的意识(自为的存在)不可能成为物品或一种客观的事物(自由的存在)。因此,一个人从存在主义现象学的视角谈论教育目的时,可能性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者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构筑最好的,可能的生活世界。重点不是单单放在过去,而是要放在现在和未来的可能性上。即车姆伯林所说:“教育总是引导着行动,教育总是紧随着行动。确确实实,教育就是一种行动。”
(二)教育方法:存在主义者极力主张学校和其他机构应该成为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望做事情的具体场所。没有那两个儿童是相似的,他们的成长背景、个人特征、兴趣和已有的欲望都是不同的,但是今天的教育仍然在培养儿童的一致性与服从。教育应该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存在与课程当中,也存在与教学方式当中。现象学的教学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指令性语言,并意识到更有效的交流方式帮助学生具有更清晰地理解力以及自我表达的能力。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有能力获取恰当的行为,将其内在化并作出调整。教育者既要从哪个所交科目的学科立场出发理解教育过程,也需要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的视角出发看待教育过程。
(三)课程:存在主义想要通过人文学科唤醒现代人,是人们意识到失控的技术和大都市中酿下的存在经验。人文学科广泛地蕴含于存在主义的课程当中。因为他们关注人类存在的本质。
(四)教师角色:教师应当有强有力的信仰和责任感,教师应当以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方式对待学生。现象学家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一个引导者或促进者。
五、对教育中存在主义与现象学的批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家谴责学校是一个非人性化的力量,它使个体教条化,并窃取了个体的原创性。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家让我们正视人类的可能性,而且不必与周围人进行狭隘的、教条式的对话。
2017.11.4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