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湖书院
宋湘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一、注释
1.丰湖书院——在广东惠州。
2.宋湘——宋湘,清广东嘉应人,字焕襄,号芷湾。嘉庆四年进士。工诗,所作能自成一家面目。有《不易居斋集》、《红豆山房诗钞》
3.贤太守——指伊秉绶。伊任惠州太守时,倡建丰湖书院,教授弟子,培育人才。
4.循州——循州:古地名,即惠州。惠州,隋唐时为循州,宋改称惠州。明清为惠州府。
二、赏读
1.格律
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
仄平仄仄仄平平,领 字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仄仄平平平仄仄,领 字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问秀才”和“看后学”是领字,领字不计平仄。
上下联各分句:单联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平平仄,下联句脚:仄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万间”和“百顷”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广厦”和“平湖”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庇来”动补结构词组,“游者”偏正结构词组相对,对仗宽了;
上下联二分句:
“问秀才”和“看后学”是三字领相对;
“老屋”和“洙情”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深灯”和“沂思”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上下联三分句:
“他日”偏正结构词组,“有人”动宾结构词组,对仗宽了;
“几逢”和“重起”状中结构词组相对;
‘贤’和‘古’形容词相对;
“太守”和“循州”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3.联意
丰湖书院 宋湘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
伊秉绶创建了丰湖书院,使得大批新的寒士得以庇护,请问古代那些在老屋昏灯下苦读的秀才们,又有谁有幸能遇到像伊秉绶这样贤良的太守呢?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子们来到丰湖书院,学习文圣人孔子的儒学思想,都是因为伊秉绶像苏轼一样,重新开辟了惠州平湖的书院呀。
4.评赏
这幅联题的是《丰湖书院》,但不是直接写书院自身,而是写的书院的建造者伊秉绶。
上联,切题“书院”,把伊秉绶和杜甫相比。一分句,化用了杜甫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思是,杜甫的愿望,伊秉绶得以实现。二三分句是设问句,“他日”,以往;昔日之意,意思是:请问古代在老屋昏灯下苦读的秀才们,有几个有幸能遇到伊秉绶太守,而受到庇护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一个人。
下联,切题“丰湖”,把伊秉绶和苏轼相比。一二分句,是写现在丰湖书院,学子们踊跃而来,学习孔子儒学思想的盛况。洙:古水名,自今山东泗水县北与泗水合流西下,至曲阜北。孔子于洙泗之间,教授弟子。沂:水名,源出山东曲阜县东南的尼丘,西流经曲阜、兖州合于泗水。这里的“洙”“沂”代指儒家学说。三分句,“重起古循州”,古循州,就是惠州。这句是说伊秉绶像苏轼样,重新开辟了惠州平湖。苏轼当年被贬惠州,参与了惠州西湖的疏浚整理工作。而且苏轼在惠州,也起到了韩愈在潮州类似的人文教化,兴教重学的作用。
整幅联,使用设问和比衬之法,赞颂丰湖书院的建造者伊秉绶,像杜甫一样具有“大庇天下寒士”的仁政爱才之心,和像苏轼一样“兴教重学”的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