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泽尔顿教授的《给孩子立规矩》读起来并不轻松,一个原因可能是翻译的关系,另一个原因是每个地方都需要细细咀嚼。
今天看到“五步管教法”的第四步“回应孩子的反应”。书里写到当孩子对质时,孩子对自己的所做作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反应:
・否认;
・失控:尖叫、大叫、大发雷霆;
・回避;
・若无其事;
・责怪他人;
・承认错误;
・懊悔。
仔细回想小朋友犯错以后的表现,确实常常出现这几种情况。孩子在面对老师和面对家长时的表现又有区别,在学校里小朋友的表现常常是以下几种:
1.如果是两个小朋友拉拉扯扯地来告状,这两个小朋友在老师面前一定是互相指责,要分辨谁是谁非是件困难的事。他们往往会说:“是他先打我的。”“是他把我弄疼的。”每当这个时候,我会让两个孩子先静一静,想一想自己错在哪里,再来说说这一件事,我的这两个问题往往能使孩子们平静下来。
2.如果是一个小朋友做了错事,另一个小朋友来告状,被告状的小朋友第一反应一定是:“我没有,我没有做过。”这里有两种情况,如果是低段的孩子,有可能确实是混淆了,忘记了,另一种情况就是否认。
3.也有个别小朋友会承认错误,我们班有个可爱的小姑娘,犯了错之后,我只要轻轻地问她是不是这样,她就眼泪汪汪地猛点头,接下来只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以后怎么做,孩子就懂了。
4.布教授提到的几种情况中,失控和懊悔我没有碰到过,最让我恼火的是“若无其事”这个反应。“若无其事”这个反应不算常见,但是总会碰到那么几个孩子,尤其是高段的孩子。当老师怒火冲天的时候,有的孩子一脸漠然,有的孩子嬉皮笑脸,每当这个时候,总是要花很大的力气压抑住发痒的手。在阅读了很多关于孩子的心理学和教养等书籍后,我的想法有了极大的转变:若无其事和嬉皮笑脸都是表面,表面之下是孩子的羞耻感和紧张感。如果老师无视于表面之下的暗流,只管批评、指责,孩子就会忙着处理内心的羞耻感,以及对惩罚的恐惧,反而使孩子没法面对已经发生的事,甚至会引发孩子的强烈反抗。
“你的目标是帮助他远离否认、回避、无所谓和指责他人的状态,进入承认、懊悔和吸取教训的状态。”布教授给出了管教孩子时的做法及管教的目标:
·安抚与安慰,以帮助他平静下来。
·设定界限——清晰阐明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则不被允许。
·处理羞耻感,以及对惩罚的恐惧,那些情绪都会干扰孩子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
·避免和淡化权力斗争。
·激发孩子的希望和动力。
无论如何,在处理孩子的事情前,我们首先要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带着情绪处理,我们首先选用的方式一定来自于直觉或童年被管教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