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第一卷这段文字中,出现两次的“撺掇”是什么意思?
“读古籍 识古词”(之一)
从时间角度来讲,汉语一般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传承,也有一些区别。例如在词汇方面,有些在古代汉语里常用的词汇,在现代汉语里却很少使用,甚至已经不再使用。
有时虽然是相同或相似的意义,两者要么使用的词汇不同,要么在用法上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词汇,其外延、内涵等方面也多少有些区别。
通过阅读古典书籍,常清君与大家一起来认识了解这些古代汉语词汇(古词)。
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中间说起兴哥少年老成,这般大事,亏他独力支持,因话随话间,就有人撺掇道:“王老亲翁,如今令爱也长成了,何不乘凶完配,教他夫妇作伴,也好过日。”王公未肯应承,当日相别去了,众亲戚等安葬事毕,又去撺掇兴哥,兴哥初时也不肯,却被撺掇了几番,自想孤身无伴,只得应允。
其中的“撺掇”一词,出现了两次。
撺掇:读作cuān duō,在这段文字中,两处都是怂恿的意思,也就是鼓动、劝诱别人做某事。
除此之外,“撺掇”一词,在古代汉语里,还可以当“安排”、“催促”、“帮助”等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