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懂得苟且,不要太向往诗和远方。”
“繁华的背后是阴忧的凄凉和无奈。”
——泼冷水
洞悉人类的需要,观察社会、研究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为读者解惑释道,才是经典的真正魅力所在。
对于读者来说,“经典的魅力不在于好读,而在于启迪思想智慧。它正是符合我们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个人成长的心理需要、思想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处理问题的需要。”
经典具有一种探索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句诗,极其形象地表现了经典作家的求索精神。无论是对已知世界的解释,还是对未知事物的求索,经典都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气息。
经典作家对世界多怀悲悯之心,欲以其作品拯世济人;同时又多具怀疑、探究的性格,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欲究其所以。一个是责任,一个是求知,这两者使经典作家成为探索自然与社会问题的前行者,并用他们的作品为读者揭示、解释自然与人类未知的世界,为人类的不断进步指明方向。
经典对人性探索,“来源于一种强烈的对于人性的道德关怀,这种关怀进而便为展开深刻的心理分析提供了角度和勇气。”(F·R·利维斯评价托尔斯泰语)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写的是个人成长中的善与恶,这本书为什么会成为经典呢?就在于它对人性以及人性与社会制度关系的探索。
不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此书真实地描写了卢梭的下流行径。他说谎,行骗,调戏妇女。还有叫他一生都感到不安的嫁祸于人。16岁时,卢梭曾在维尔塞里斯夫人家当仆人,他偷了一条丝带,却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仆人的不幸。
他抛弃朋友,他偷东西,以致形成了偷窃的习惯。他为了混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此书的经典意义何在?就在于它写出了人性的复杂。
卢梭通过个人的真实历史,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此书的经典意义更在于它对人性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探索。
它试图说明:人性是因社会制度不同而改变的,好的社会制度会使人性由恶变善,坏的社会制度会使人性由善变恶。作家由一个天性善良的阳光青年变成了一个充满了龌龊的青年,实际上是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本文来源:詹福瑞:教授、博士生导师。《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7日。有所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