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制》在问题设计方面有梯度,有深度。注重培养健康的人格,法治精神和公民的素养。教材内容主线明确,模块化呈现的同时又体现螺旋式上升,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规律,为学生的品德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课程支持。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古人所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这早已道出了小学是培养道德的重要时期。但以前我们更注重的是人才的培养。可常言道: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由此可见,德在人的一生当中影响甚远。
育德于生活之中 、育德于人心之中。对于道德和做人这方面的学习不同于一般书本的学习,它必须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取有道德有价值的内容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从中找到当下的出路,这是一种生活的反刍。也正是这种生活的反刍与回味,才能让学生铭记心中。
例如:在《吃饭有讲究》这一课的教学中首先通过观看他人吃饭时的行为习惯,让大家的讨论研究,并总结出大家公认的吃饭时的好习惯。而后又通过同学们对自家老人常说的吃饭顺口溜:“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对食物进行了好与坏的甄别。同时还总结出:无论是什么食物,做到不挑食,让营养均衡,是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一种饮食习惯。或许是家长们的耳濡目染我觉得同学们对于吃饭的好习惯,还有吃什么更有营养都颇有心得。于是此时我拿出一则漫画与大家共同讨论分享。图中画的是一位已经结婚生子的成年男子,因知道母亲爱吃鱼,所以今天特地请母亲来自己家里,并将盛有鱼头的碗递到母亲面前说:“妈,我小时候您常说爱吃鱼头,今天我就给您做了,快尝尝!”这幅甚是有讽刺意味的“爱”,同学们可能一时半会儿不能够深刻体会。但是我们却可以让学生们感受一下这份看似甜蜜的爱的背后所带着的苦涩。我们应该告诉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很容易分辨出食物什么是好吃的?什么是高营养的?这样学生们就自然能理解家长有时会因为爱孩子而说出善意谎言的缘由了。更重要是不能因为家长所付出的种种深爱而让他们肆意妄为,随意践踏。他们虽小但也可以像乌鸦反哺一样,用弱小却又坚定的爱,去学会关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家人。我想这些才是我们应该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到的人间真情。它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与温暖的粘合剂。学生们从课本中不仅要学会做事、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同样还要从学习中走向生活,从适应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面对新教材,我还要多思考,多研究,深挖和拓展内在的知识资源。同时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儿童的心灵,用法呵护儿童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