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2017年走进我心智的3个关键词:
时间、工作、团队
1、时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是最值钱的货币,所有的商家其实都是在做一件事,就是抢夺用户的时间。
这两年,我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增强了许多。我会刻意的去留意我做某件事具体花了多少时间,它的常态值一般在什么位置,在持续做的过程中,它有没有可能缩短,它提升的空间还有多大……
比如,我现在对自己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大概会花多长时间,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估。
对于一天的工作,我会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将工作分为几类,比如事务性工作、创造性工作、合作性工作等等,每一类工作投入的时间比例,我都会设置一个比较清晰的比例分配,然后按在践行中去调整这个比例。
我的社交时间,也基本控制在自己预设时间内,而不会像以前那样随意的不加思考的消耗时间。
正是因为这种刻意的,对时间细部的不断深入体验,让我对时间的感知越来越敏感,越来越细腻,越来越精确,所以我在时间的花销上,越来越珍惜,越来越慎重,我对时间的掌控变得越来越强。
把不产生生产力的时间,尽可能都省下来做最重要的事,这是我现在对时间的追求。
另外,现在无论我做什么事,我会更多的用时间投资的维度来思考。
比如,在学习这件事上,我不再把追逐新媒体、新热点、新形式作为我学习的重点,而是沉下心来,投入大把大把的时间,一点一点的去钻研基础性学科,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营销学,甚至语文、数学、外语……
今天这个时代,新媒体、新技术靠追是追不完的,顶多只能靠用,有用到时马上去学就可以了。但是基础学科不一样,它们是一整套思维模型,它们是底层价值观,如果没有掌握这些,你的空间、格局是很小的。
2、工作
我觉得现在的工作环境,和十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跟十年后将更不一样,因为太快了,更快了。
我们不要总是想着,现在工作好忙啊,等忙完这一段我要好好放个假,好好休息一下。
我觉得,未来只会越来越忙,没有休息的时候了,这就像逆水行舟,你能说,我行两步休一步吗?休息就是后退。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要休息了,而是想说,我们要重新理解“休息”的含义。
在以后,休息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休息应该是工作的一部分,不要老想着把休息从工作中完全割裂开来,在未来,工作和休息就是一体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你必须适应把工作当成一种常态。
只有把工作看成常态,你才能爱上工作、做好工作,创造工作。
3、团队
我觉得团队,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在一开始选人的时候,就只选择对的人加入。
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自我驱动,自我附能的人,他们不需要上级去布置工作,他们能主动的去定义工作,找问题、找方法,他们甚至反过来去管理他的领导,让他的领导给他提供更多的资源,让自己能够做更多的事。只有这样的人组成的团队,才有战斗力。
一个团队的人,一定要有互相的认同感,他们是一群能够共同看到未来的人。当下的困境再难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所以,如果一个团队的人,他们的价值观不一样,就很难在工作中互相认同,这样的团队没有未来。
我曾在罗胖那里听到过一个概念——
“企业公民”
意思是,一家企业的本质,并不是制造一个一个的产品,推出一项一项的服务,而是组成这个企业的一个一个的人,他们是这个企业的“公民”。
这就像一个国家,是由这个国家的一个个公民组成的,公民的素质就是这个国家的素质。
企业也一样,只有这个企业的人,他们不是把自己看成一个打工者,一个过客,一个因为利益而进入一家企业,而是把自己看成这个企业的公民,用主人翁的姿态去建设这个企业,为这个企业工作,这家企业才能做好。
所以选择团队,就是在选择你这个企业的“公民”,一定要严苛,宁缺毋滥。这些“企业公民”不是被利益所捆绑而去工作,而是真心为了这个企业更好,而不计得失的努力的这样一群人。
选择团队,其实就是在建立你的城邦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