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城市,又住在农村,它在岳麓山西部的脚下,依山而建,在中南大学的墙外,离教学楼很近,如果不是一条公路切断了山脉,那里更像是身在山的怀抱之中。在那里偶尔可以看到农田,可惜的是种的不是水稻,只是一些寻常的蔬菜,要不是橘子树和桂花树,更像是北方的庄稼。整个村庄除了个别的几块庄稼地,都是紧密的建筑,房子和深圳差不多都是筒子楼,只是更加杂乱,无章。街道是小吃街,夜晚热闹,有大批的学生在里里外外出入着。朋友胡陪我去找房子是在一个湿冷的下午,除了光和被雨水滴到湿透的一切,没有任何颜色可吸引你,但房子还是几乎是被一眼相中。房间在三楼这也是顶层,顶层上面就是太阳,等到六月份之后,整个房间热的像蒸桑拿一样。房租够便宜,有热水器,没有空调,10平米的房子,里面有个简陋的卫生间,除了床、衣柜、桌子破旧不堪,除了像是被二手市场转手了很多次之外,连电风扇也沉积着厚厚的灰尘,当然用到它是在两个月之后,它吊在一角渗透着被雨水浸泡很多次的层层褶皱的房顶,那里不须说与衣柜相碰触的墙角,所有的墙角都存在着破败的蜘蛛网和陈灰旧絮,租客很少会抬头看向房顶,这不是一个习惯的动作,是视觉盲区。只有地板足够干净,两个月后在气温上来后,整个房间足够闷热,你可以在地上洒不少水,还可以光着脚走动。房子唯一吸引你的是有个晾衣服的阳台,这也是为什么房子被你一眼相中的原因。虽然在那里站着,视野被树和其他院子里建起来的房子遮挡着,可还是有缝隙看向远方,在有微风的夜晚,站在外面抽支烟,如果没有灯,这里就像是在衡山之上某个山坳里的老叟的家。在雨季,虽然看不到岳麓山的三面全景式的翠绿,但远处的烟雨蒙蒙依旧够感动着人。最大的遗憾是在阳台看不到农田,于是在我八月份再回到那里,我租了一个可以看到庄稼地的房子,在房子的门口有一颗粗壮的桂花树,十月里香气氤氲,可惜自己鼻炎过敏,无福享受。等天气凉快下来,田里只是比想象中清冷,不像电影里那样鳞次栉比的有秩序,也听不到公鸡打鸣,另外也看不到岳麓山的翠绿。
算起来,我做家教前前后后有六个月,生活的节奏也是在那时变得简单了起来,它被简化成了只是读书和走路,在教室和食堂以及住宿之间往返,偶尔顺路取快递。如果一天没有家教,唯一的忐忑是铃声之后那个自习的教室接下来是不是要上课。有家教也只是要中途离开教室,坐公交去市里,不会坐到天黑而已。
我做家教前四个月是在长沙,最开始我去过几家晚间作业辅导中心,后面带了一个初三生,三个月后临近中考时又带了一个。中考结束一周之后,我回了老家,继续做了两个月,除了给一个邻居家的初中生辅导,一个表弟,还给几个亲戚家的小孩辅导暑假作业。如果考虑到,之前两年里的三份工作没有一份超过四个月,这个时间也许并不短。它足够一个人体验着那些还未体验的想法,也足够他去把那唯一有的朦胧的希望所彻底打破。家教资源有一些是朋友介绍的,有一些是我在家教群中寻找的。朋友跟我讲,做高中更赚钱,在暑假一个月可以上两万,可我选择的是初中,只是因为情结过重。初中对你影响够大,你现在希望改变一些人,就像曾经的自己,可这个世界并不是童话。你的体验感和理想感,早就决定你要多忍受一些反感的经历,即便你不承认自己有一颗要忍受磨砺困苦并终究花开灿烂的心。
如果你足够敏感,在意着这个世界,又是一个不断思考人生的人,现在又选择去最有感触的初中阶段体验家教,恐怕不会不重新感触到什么。人生就像动物,不管怎么高级,它始终是由各种欲望混合着所驱动,虽然有文化熏陶,可并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有什么方向,可以引导欲望。初中生的人生,总是没有什么方向可以把握,道理总像教条,让人徒生叛逆,似乎不起什么作用,没有感触体验,他们又什么都不懂。不管是在一开始的晚间自习室,斥责那些翘着二郎腿大大咧咧的捣蛋学生,还是后面一对一辅导时给学生讲道理,又或者给自己的亲戚小孩劝诫和建议,我都可一感觉出似乎没有规则就是人的天性,让人守规则,用心,耐心,总是一件难事。能让他们安静下来的只有发怒的权威,这是否可以能解释成在欲望冲动面前,道德约束是多么单薄,而尊重别人远不是人性中能遗传的美德?
如果有什么线索可以把家教和之前的工作连接起来,串成生命的意义,看起来那应该是对人性的认识,更加对社会有坚实的认识,去把理想中的不切实际和幻想剪除,让它变得真真实实。
你是在家教群中看到了第一个孩子的家教信息,这样的群很多,是朋友告诉你的,正是你看到了这么多的家教信息之后才决定要来长沙。别的学生都是需要老师辅导某一个科目,只有这个这条信息很丰满,它需要的是一个能辅导数学物理化学的老师,你想它很有吸引力,能教导不少价值,这只因为你明白,一个人的行动全是由意志和观念所驱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在其中,可任何教师都没有讲过这类的道理,但你很清楚你可以传导。你渴望成就感,想体验又想挑战,它符合你,没有什么比让一个愚钝无知的学生在几句话之后大彻顿悟更有意思,这就是点石成金,你估摸着是这么个道理。可地址足够遥远,在河西,在试讲时,你去她家换了两趟公交,花了一个半小时,踏着湿哒哒的被水泥铺的旧路,感受着长满苔藓的墙壁上的黑乎乎,湿冷的一切让在伞下的你本想放弃,只因为你还有其他的家教可做。
敲响那扇破旧到有着一层铁锈的铁门后,看门的是一位热心的老奶奶,那是她奶奶,随后在昏暗的客厅里,你见到了她,她打开灯,收拾干净木头制的饭桌上的碗筷,试讲开始了。在一个小时试讲之后,你又走在了湿哒哒的路上,感触很深,你看到她就像一只要等着被命运宰割的羔羊,你热血高涨,信心十足,没有什么学生能比她更具有挑战性,于是你还是选择了接受。
她的情况很不乐观,几乎三年初中都是在抄作业,连化学元素周期表都不认识,数学还不会通分,物理还不清楚重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常数,你看得出来这跟她的自卑厌学心态有关,而这个心态跟她那个坐在轮椅上的弟弟不无关系,与其说这次的家教是功课辅导,倒不如说你更在乎的是心理感受,你想改变她的观念,点破她的心结。于是你在其他家教的老师的抱怨声中抱歉着推掉了另外一份家教,接下这块烫手的山芋。
我每周去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分别辅导三科,可效果并不佳,即便我布置的作业,她都没有做,实际上每周这四个家教辅导的小时是她一周里唯一听课的时间。从始到终我没有看到她的母亲,在家做饭的是她奶奶,照顾她瘫痪弟弟的也是她奶奶。她爸爸是出租车司机,四十岁左右,工作的缘故发型理的很精干,帅气十足,第一次见他时是在试讲之后的第一次辅导,在那张木头的饭桌上,一边夹着菜,一边时不时滑动着手机接着订单,抬起头扯着嗓子跟我说,“张老师在家里随意点,吃饭自己乘。“,我表示了不用担心,实际上她们家的饭是我吃的最安心的饭,那里携带着使命和价值,即便没有人知道。接着他虚心的说,”我们都不懂教育,这个孩子交给你了,要打要骂随你了”,听到这里我心已经略微一丝冰凉闪过,虽然这看起来是一句化解尴尬的客套话,是对老师的期望以及厚望,是一句自谦。可实际上他虽然有过问她的功课,但那也只是当孩子在外面玩的迟回家时或老师转给孩子上课趴着睡觉的视频时的一点呵责,至于成绩基本上不关心好坏。恐怕他们一家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这个孩子健健康康成长着,那些偶尔的责骂,听起来怒火冲天,细品之下有的都是甜蜜和溺爱。
救死扶伤的情结并不会总起作用,带着这类观念的人就像飞蛾,而光明有时候是火,奋力扑上去的结果,只有一次次难过的无可奈何,灼烧之后在灰烬中的凄冷。你什么都没有改变。你以为你看到了她有一颗足够自卑的心,你以为你懂得了她无心学习的关键原因,你以为开导可以改变,你太幼稚了,价值和习惯远不是一个浪漫的行为和几句话就可以形成,家庭对心理和性格的塑造总是那么强烈,它们就像一个人价值和性格之中的粗壮的大槐树的树干,而你却只是在没完没了修剪着树枝,你永远无法撼动它的根基。在中考的前两天,在我最后一次上完课,在结算完家教费走下楼梯时,也许心情像极了那句歌词:“是非进退难断,不断亦难,愿生有去处,苍有归途!”。
在临近中考的一个月,你又接到了一个家教,这次是朋友介绍的。他做惯了家教,培训机构有他的联系方式,他推荐了你,于是你就去了那里。试讲当天因为孩子考试还推迟了半个小时,带她来的是她母亲,看得出来她跟工作人员很熟,是那里的常客。一周之后,第二次来带她上课的还是她的母亲,这让你很诧异,你见过不少在培训机构的学生,他们大都不是学习不好就是家里不方便学习或者家长晚上没有时间,但这位母亲却跟了过来。更让你诧异的是,她母亲跟你讲她的知识结构掌握的是如何有问题,哪里掌握的不到位,甚至在一个小时休息之后,还跑进来问孩子的学习效率以及掌握程度。最后当辅导结束之后,你走到大厅,看到她母亲抱着小儿子在那里等着,小儿子已经在她怀里睡着了。
这个孩子也是参加中考,跟上一个孩子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她的成绩出奇的好,好几门功课都是A。她母亲请家教只是想将她的物理成绩由从B提升到A,这样她就有足够实力进长沙的四大名校了。跟上一个家长对学生成绩不管不问相反,这个家长事事必问,只要跟成绩有关。后面你才知道,为了孩子的学习,母亲做了全职的妈妈,甚至在她不乐意听物理课时,直接请起了家教辅导。
后面的课都是在她家上的,想必通过培训机构她母亲只是想找个靠谱的老师,于是那天她母亲要了我的电话,加了微信跟我讲来家里上课,跟在培训机构上付同样的费用。于是我们就这么双方默认了,绕过了培训机构,私底下达成了协议。听到我说培训机构不让老师留电话之后,她母亲还是安慰我说没事,她们经常这样干,她们指的是家长们。你有些不安,这违背了契约精神,并不道德,可你还是没有勇气去向培训机构说个声明。
跟第一个家教住在旧小区的单元房不同,这一家的房子坐落在崭新的小区,非常气派,辅导也不用像上一个那么费劲,要你亲自手把手的带着做题,关于物理她一点就通,而且其他的成绩并不差。你能感觉的出来,她的成绩问题不在知识储备或者思考力,后来她告诉你,她的考试试卷都是在考场上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你于是很好奇的问她,另外考试的一个小时做什么,她回答,睡觉。这并不好笑,母亲说她家的亲戚中也是有这么一个笨蛋,总愿意在考场上要提前交卷或睡觉,来显示自己的特别优秀。
也是在那里,你第一次感受到城市人的奋进和无奈,过去你以为努力读书只适用于农村的孩子,你以为在城市中的孩子都可以有足够地时间与机会来成为真正的自己,可答案却并没有什么区别,反而可能在城市竞争会更加激烈。那时你没有搞明白的是,努力来自于欲望,而城市赋予人的欲望更大,他们有更多更高的参考来督促自己家的孩子去更加优秀。农村的父母,有的还只是恬淡的生活,他们还没有习惯竞争,也并不知道社会有多残酷,所以也并不总是将子女看做自我价值的希望与存在,他们的苦口婆心和绘声绘色的描述更像是道听途说。城市的父母更悲哀,他们总需要更多的骄傲,可能自我期望更大又无处施展,于是只能寄托在子女身上。可你更不明白的是,大家比来比去,在小区,在商场,在地铁,在聚会,追求着满足于赞扬的时候,到底比到了什么?
幸福总是来自开心,骄傲总是来自对比,虚荣总是来自赞扬,可他们没有看明白的是,到头来大家都一样,什么自我实现,什么子女优秀,仅仅是一阵多巴胺的释放,之后这个世界终究不给他们留下任何痕迹。
我想她母亲的生命意义,已经全部都压在了她的学业成绩上面了,一所名牌大学绝对值得人一辈子骄傲,也绝对让生活中遭受的自卑、困苦和失意,在熟悉的人群中烟消云散。想必她母亲一定在经常性的反思中安慰自我问心无愧,毕竟有什么能比把子女培养成才更加骄傲。可是人都忘记了,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总会忘记自己本身才是自我生命意义的中心,子女也好,孝敬也罢,它们终归只是证明自我的一部分?当真值得你去无怨无悔,还是无怨无悔早就变成了无奈的自我安慰?
在讲解习题和交谈的过程中,你明显能感觉得到,这是个性格上很要强的女生,这也从她母亲的诉说中得到了证实。这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缺点。人总是愿意拿孩子去跟别人家的比,它当然可以让人争强好胜,去努力超越,可本质上又有的只是被动的消极。它可以让孩子在一切比赛中去追求获胜,不论歌唱、舞蹈还是书法,可追逐到最后又有什么?你到最后忘记了自己是什么,有的只是拿第一的快感,没有了参考之时,你又会是什么?难怪大学培养出来的都是一群像你这样,会睡大觉的青年才俊。你到最后都忘记了,你要比较超越的其实是你自己,你不是要追求什么第一,不是要比邻居家的谁强,你要寻找的是你自己,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个要去在历史之中证明自己存在过的自己,那个可以将意志和欲望和认知合一的自己,而不是听信什么人说的“年轻时奋斗,等老了享乐”,有的只能是无穷的实现自己直到肉体存留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