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夏天,杜甫在友人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处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写下《江村》一诗,原文如下: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清澈的江水蜿蜒曲折地绕村流过;在漫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静起来。诗人开篇点题,从大处着笔,概写江村的特点,以“清江抱村”写江村的地理特征,以“长夏事幽”点出江村环境幽静的特点。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之后,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变化,他以“抱”形容清江,以拟人的修辞表达了他对清江的喜爱之情;他以“幽”来形容江村,反映了他平和而充实的心态。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在堂上筑巢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翔;水中的白鸥亲密无间。这一联承接上联,正因为江村环境幽静,鸟儿们不受惊扰,所以,在浣花草堂里,诗人能看到燕子自由地来去;浣花溪中的水鸟相亲相爱。无论是在堂上筑巢的燕子,还是生活在浣花溪中的鸥鸟,它们都展现出了最美好、最自然的生命状态。此时,生命与生命之间产生了共鸣,诗人与鸟儿无需交流,便能感觉到心意相通。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上了年纪的妻子正在纸上画一副棋盘;小儿子正敲打着针制作一只鱼钩。在这一联中,诗人的笔触由景及人。在安顿下来之后,心境恢复安宁与充实的,不仅仅是诗人,更有他的家人们。妻子画棋盘,或许是想陪孩子们下棋作乐;小儿子制作钓钩,或许是想到浣花溪畔施展钓术。在这不经意间,诗人就体会到了满满的幸福。此时,相亲相爱的不仅仅有水中的鸥鸟,更有诗人一家。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我体弱多病,所需求的只有药物;除此之外,我这微贱的身躯还有什么奢求呢?诗人需要药物来疗治疾病,以便能更好地享受眼下的天伦之乐。但诗人除了药物真的一无所求了吗?诗人是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志向的人,在个人幸福之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人的追求,他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够幸福。而现在,诗人已不敢奢求这些,只能和家人共享眼下的这份平静从容。
在年轻时,诗人对自己的期许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远祖杜预那样建立不朽的功业。在经历过长安十年蹉跎、安史之乱之后,诗人定然深刻体会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深的撕裂感。幸运的是,诗人有朋友相助,有家人扶持。所以,他能暂时从痛苦中走出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