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说这本书很好看,一定要推荐我看,看完后还回去发现自己对于外国人的名字真的没有任何办法,只记得女主人公的名字是葛里根,其他的一概忘了。
其实一开始看到封面不太想看,因为封面上写着:“我爱你,与你无关。我的悲伤,你不需要管“,看到这样的封面表述,我不禁想起微信公众号上那些说起来很洒脱可文字里又透出惨遭抛弃而坚强无比的故事,太烂俗了。然而学生倾情推荐,还带过来了,盛情难却,今天是想尽快看看完好继续看《欢乐颂》的。开篇确实不太好看,真正吊起人胃口的是画家开始画画的时候,以及葛里根心里似有若无的情愫。
情节没什么好讲的,其实也是一个蛮常见的故事套路,但是看完后总觉得哪里不太一样。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看的这个版本的语言是蛮喜欢的,可以说几乎全是没什么特色的叙述性语言,但是我还是很乐意看下去。葛里根的妹妹因瘟疫去世的时候,字里行间不会渲染太浓的悲伤情绪;画家女儿刻意捣乱、惹是生非时的文字也没有表露特别的指责于她的意味;画家的夫人发现画家为葛里根作画时很伤心然而并无分毫歇斯底里。经常有很多作品的语言特点都是平实质朴而真挚感人,这本书的语言也很平实,现在看看自己梳理的东西,想着大概是因为里面时时刻刻紧绷着一张弦的感觉,因而虽无跌宕起伏,却能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书里的人物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很火的无脸人。讲到小说,一般总要分析人物形象,很多作者也会花很多笔墨去勾画人物形象,可我看完并不觉得作者有特别详细地分析这几个人物形象,或者是我明明看到了却没有放在心上,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作者没有刻意地去勾勒人物的肖像,除了画家画葛里根面部时稍微详细地描述了一下。我没有刻意地去想象里面人物的形象,甚至我连他们的名字都忘光了,我明明在一个多小时前刚把书还回去,可里面几个人物却都略微鲜明地显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有些人物的面部我根本毫无想法。
直到近乎尾声,才真正出现那个“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前面的一大段都是在铺垫,铺垫人物之间的交流,人物心理、关系的变化,到了最后这个少女才慢慢清晰,可仍然有些模糊,仿佛在珍珠的笼罩中显出朦胧的柔化。跟奥涅金里的情况有些相似,喜欢是很喜欢,可终究不会越界,区别在于是否属于同一阶级。葛里根很拎得清自己的状况,不会去奢求,同时也能洁身自好。印象深刻的场景是画家不小心看到她的头发时,她内心的想法,对于自己心里很重要的人也不会轻易展露自己的头发,当被看见后,便觉得再也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了,怅然若失的绝望,仿佛失去了自己,于是去找了肉贩的儿子。画家的朋友不止一次提醒她不要在画家的画里丢了自己,她最后还是她自己吗?大概,但她终于不再欠他什么了。
原来一对珍珠耳环竟是一位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