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买房婆婆给50万,小儿子买房她一分不给,公公生病住院,两个儿媳的做法大快人心。
01.
小儿子赵旭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烟雾缭绕在他和父亲中间,彼此都看不清对方的神情。
“爸,我们这次真的是遇到了过不去的坎。您就帮帮我们吧。”赵旭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他再次恳求父亲。
赵旭的父亲用食指把半截烟灰弹落在地上,“老二,你也理解我们一下吧。去年你哥买房,从我们这里拿走了50万,我们是真的没钱了。”
大哥从父亲这里拿走50万不假,但是父亲说没钱,也是谎话。
想到老婆还在家里等着自己拿钱回去,赵旭努力平复着心里的烦躁,“爸,我和大哥都是您的儿子,你不能这么偏心。何况我们是借钱,以后肯定会还的。”
这时,母亲端着一盘荔枝从厨房走出来。
母亲看了一眼赵旭说:“老二,我说一句公道话。你和你大哥虽然都是我们的儿子,但是你做了上门女婿,和嫁出去的女儿差不多,就不应该事事来找我们,以后我们的养老也不会靠你。”
母亲的话就像一根冰冷尖锐的倒刺扎进赵旭的心里,每动一下,都是撕心裂肺的疼。
赵旭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尖奋力碾碎,站起来一声不吭地走了。
02.
赵旭的父亲是一个包工头,承揽一些室内装修的活。一年下来也能挣不少钱。
赵旭有一个哥哥赵勇。赵勇从小就是一个让人不省心的人。生性懒惰,还爱闯祸。早早辍学,在家里无所事事。
父亲想让他跟着学习一些室内装修的活计,可是不到一个月,他就累得哭爹喊娘的。
赵勇是母亲的心头肉,她看着儿子委屈的样子,心疼坏了。赵勇跟着父亲学室内装修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后来,父亲托人给赵勇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闲职,赵勇总算有了一份正当的职业。
赵勇人高马大的,样貌也是风流倜傥。刚工作了一年,就认识了一个女孩,两个人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大哥要结婚,却殃及池鱼,连累到了赵旭。
那天大哥带着女朋友到家里来,这个未来的大嫂看到赵旭的时候,嫌弃的眼神溢出了她细长的眼睛。
他们走后,母亲做了一大桌子菜,还特意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好酒。
母亲拉着赵旭的手说:“老二啊,你大哥的女朋友嫌弃他是兄弟两个,要和他分手。但是,你大哥已经到了结婚的年纪,不能再耽误了。”
赵旭疑惑地看着母亲,不明所以。
母亲把一块鲜嫩的红烧排骨夹到赵旭的碗里,继续说道:“所以,就要委屈你了。你和你的女朋友也谈了好几年了,该结婚了,但是能不能和她们家商量一下,你到她家做上门女婿。”
赵旭眼睛瞪的圆溜溜的,他看向母亲,又看看旁边的父亲。
赵旭僵硬的脸上满是不可思议。还从来没有听说,有劝自己的儿子去做上门女婿的父母。
难道为了成全大哥的婚事,就要牺牲他吗?
上门女婿?多么屈辱的身份啊。
03.
赵旭有权利反对,但是看着父母冷漠的脸,赵旭的心也跟着凉透了。忽然他就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赵旭按照父母的心愿,做了上门女婿。从那天开始,他对父母开始失望,态度越来越冷,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甚至大哥结婚的时候,他也没有露面,只是发了一个红包。更讽刺的是,父母也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在这个家,他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去年大哥家要买房,父亲毫不犹豫地就拿出50万。父亲对大儿子也是偏爱到了极点。
赵旭最大的心愿就是和这个家没有任何牵扯,所以听到父亲拿出50万给大哥买房的时候,他平静地就好像是在听别人家的事。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绝对不会主动去找父亲。
赵旭结婚后一直住在老婆的娘家,现在小舅子要结婚了,他们必须搬出来。岳母给了他们一些钱,加上赵旭小两口这些年的积蓄,房子首付款还差5万。
他实在没办法,才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母亲不但不把钱借给他,还专挑他的痛处来伤害他。难道母亲忘记了,是她逼着他做了上门女婿的吗?
赵旭失落地回到家,小两口只能另想办法。
04.
在后来的日子里,赵旭的父母每天围着大儿子一家转,不是送钱就是送东西,完全忘记了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儿子。
谁能想到59岁的父亲突发脑梗,住进了医院。
医院真不是人待的地方,短短几天,身体硬朗的母亲因为日夜看护父亲,也被累到了。
母亲几次给大儿子赵勇打电话,希望他能到医院来照顾父亲。赵勇来了一次,借口说单位有事,又匆匆走了。大儿媳妇一次也没来,连个关心问候的电话也没有。
母亲这个时候想起了自己的二儿子赵旭,她抹着老泪给赵旭打电话。
一个小时后,赵旭一家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到医院。
赵旭看到沧桑的母亲,沉积在心里的怨恨开始慢慢消退。
赵旭拿着热毛巾帮父亲擦拭身体,随口问道:“我大哥呢?他怎么没有来?”
父亲的嘴巴歪斜着,嗯嗯啊啊说不出话来,母亲拉起衣角擦着眼角的泪水。父母的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赵旭也没有再问。
赵旭媳妇走的时候,塞给婆婆1000元钱,虽然不多,但是她的心意。她还让赵旭留下来照顾父亲。
赵旭的母亲早已泣不成声,她呜咽着说:“孩子,你们不记恨我们吗?”
“妈,哪有孩子记恨父母的。赡养老人本来就是每个儿女的义务啊。”儿媳妇安慰着婆婆。
赵旭没有吭声,在一旁默默地照顾着父亲。
都说患难见真情,这一场变故,让老两口看清了两个儿子截然不同的态度。也让他们认识到对二儿子的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