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一肚子的话,不知道该找谁倾诉,因为我们心里知道我们把这些话说出来后人们给我们的回应,只会让我们更加难过与失望。经常,面对着朋友的倾诉,只能呆呆地矗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我们一方面期待着被倾听与被了解,一方面却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去倾听。
看的书里面,正好有两本书里有倾听相关的内容,借此机会整理下。下述核心内容来源于《非暴力沟通》和《沟通的艺术》,很多我自己也做不好,整理出来大家共勉。
一、不要着急做什么,站在那里
斯多葛学派之祖季诺(Zeno)曾告诉我们:我们一生下来就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要让我们可以多听少说。而大部分的人并未领会造物主的智慧,在需要倾听的时候,往往说得太多。
说得太多,有些时候是自我表达欲太强。我们都渴望被倾听和被理解,但并不需要每次谈话都当一个倾诉者,收起自己,把注意力投向对方,才能真正开始听。
有些时候,是我们太着急去回应。朋友在一旁声泪俱下,很难做到不为所动,按照人之常情,总该做点什么吧。是该做点什么,但不一定要说点什么,专心地听,无为而为。
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害怕真感情的流露。传统的思想,未能与时俱进的教育,使得中国人普遍不善于表达感情,也不太懂得怎样去回应别人的感情,我们常常见到真情流露时刻的那种尴尬,我们害怕那种尴尬,于是会无意识地阻止出现这样的时刻。笨拙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因为缺少练习。试着去面对这种尴尬,试着用之前没用过的方式和方法去应对这种时刻,反正也不会怀孕。
再有需要倾听的时候,记住一句佛语:不要着急做什么,站在那里。
二、 避免被打扰
不是任何时候,人都能进入“诉说”状态。和人聊起自己的隐私、感受,相当于把自己的心剖出来给人看,诉说者除了需要感觉到安全、被倾听者接纳外,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也是相当重要的。暂时忘了你的手机吧,眼前这个活生生的人,更加需要你的时间和精力,需要你的关注。
三、如何反馈
反馈分很多种,在倾听的过程中使用何种反馈,取决于诉说者和当时的情境。而如何才能知道何种情况要采用何种反馈,答案是练习。
1. 肢体语言
有研究表明,在人与人的沟通,只有35%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而在剩下的65%由非语言沟通传递的信息中,肢体语言占了很大的一个比重。
在倾听时,保持眼神的接触,身体微微前倾,时不时地点头及适当的表情回应都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肢体语言表达了你对诉说者的关心。
2. 问话
问话的答案能使你对事实和细节有更深入的理解。假装自己是咨询者是危险的游戏,但是许多时机你可以运用问话来鼓励对方探索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帮助你的朋友说出他的各种不同的期望和需要。
3. 释义
释义是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要注意它与鹦鹉学舌式复述是有不同的。
说话者:天啊!你看起来真是有点糟糕!
鹦鹉式回应:你觉得我看起来很糟糕!
释义式回应:你是不是觉得我看起来胖太多了?
释义式回应有两个作用:首先,会帮助你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其次,会传达出你的投入和关切。
4.支持
支持性回应就是让对方感觉到你和他是在一起的。对于一个处在低谷的人而言,“你不是一个人”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5. 分析
对于分析,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情绪是感性层面的,而分析是理性层面的。诉说者在诉说的前半段,往往是一个情绪宣泄的过程,如果这种时候你贸然地开始分析,很容易让诉说中止,或者难于深入而流于表面。因为当你用理性去回应感性时,很难再有情感上的共振。就让上帝的归上帝,情绪的归情绪吧。
只有在诉说的后期,诉说者的情感宣泄基本上完成了,诉说者开始回到理性层面时,开始分析才是比较稳妥的。分析时,采用试探性的口气会比绝对性的口吻给诉说者更好的感受。如“也许这个问题原因是······”、“依我看来可能是······”就比“就是······样子的”会更让人接受。
四、有些回应要慎重
1. 不随意评断
任何时候,评断他人都是一件需要谨慎的事情。无论你的评断是否讨人喜欢,做出了这样的评断就暗示了一个事实:你是那个具有权力和资格去评断别人想法和行为的人。在你给出评断的同时,你也无意中把自己置于诉说者之上,而有效倾听所需的平等前提,也就不复存在。
2. 除非对方要求,别提建议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曾说,他相信最好的助人方式就是提供一种积极的态度,在这种气氛下让当事人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大多数时候,倾诉者并非想要寻找答案,他只是想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让人理解他。
3. 别否定对方的情绪
你一定经历过朋友这样的安慰:嗨,这有什么好难过的。不知道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反正是觉得挺后悔说了那么一堆真心话出来的(加白眼)。因经历的不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同样一件事,在你的世界里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在他人那里却可能是过不去的槛。不随意去否定他人的情绪,其实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倾听的理想状态,是情绪的共振,而在一个否定自己情绪的人面前,是没有谁能做到情绪共振的。
4. 不要同情
同情的让人讨厌之处,在于让人感觉的不平等。或许他人需要帮助,但没几个人会喜欢被人同情。
5. 不要说教
道理谁都懂,我也只需要一个老妈。谢谢!
五、不要忘了,你有不听的权利
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
生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不尽如人意的事,有时我们也会因生活中的琐事心烦意乱。在我们自己的状态非常不好的时候去倾听,无疑是很难做好一个倾听者的。这种时候,倾听对于你来说也变成了一种折磨。与其浪费大家的时间,不如退而求其次,中断这种倾听,只是在中断的时候,需要告诉对方你并非对对方的事情完全不关心,而是自己状态不好,无法很好地倾听,请对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