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那个高考结束就被遗忘的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不光是在物理的世界(更不光是在做题的“试界”)中地位显著,在生活中也告诉了我们这5个道理:
一、想要改变现状,需要额外的力量
网上有很多关于年轻人要不要买房的大讨论,我有一个朋友,毕业后考了公务员,虽达不到每日看报喝茶的“休闲水平”,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却也一直持续了3年。变化发生在他买房之后,周末不再像往常一样招呼大家吃喝打牌,近期也提拔了副科。问其原因,是买房后房贷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停下大吃大喝玩牌的习惯,而且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他捡起了大学写作的爱好,开始在报纸杂志和公众号上投稿,现在稿费早已超过了工资。由于撰稿能力突出,被领导看中,顺利赶上了考察升职。
新闻里经常看到,某某明星在生子之后复出了,被人戏称为“赚奶粉钱”。其实奶粉固然贵,但他们真正想做的,是为子女留下更多的人脉和资产吧。就像单身时候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考虑储蓄,结婚了就开始考虑柴米油盐,生完小孩工作就更卖力了。
公务员朋友、明星、单身人群,都是在出现了“压力”时改变自己的行为状态,这种压力就是外力,比如亲友的帮助,意外的发生,都会让原本的事情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如果事情发生了变化,总是有外力的出现。
二、拥抱习惯的力量
都知道好习惯的养成非常不容易,21天就能养成XX习惯虽然并不靠谱,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养成习惯需要时间的累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用力。
当习惯形成之后,除非再有额外的力量去改变,否则习惯就像物体惯性一样,让我们处于某种平稳的状态,比如养成晨跑的习惯后,早起跑步不再痛苦;养成日更的习惯后,提笔写字不再痛苦;养成极简的生活习惯,收拾就不再痛苦;等等
《微习惯》《刻意练习》中都提到,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想要保持某种好的状态,就让它成为习惯。
三、改变人生轨迹,需要不同方向的外力
在没有外力或合力为零的情况下,物体总是保持着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想要改变运动方向,就要施加不同与运动方向的外力。
现实中最常见改变生命轨迹的外力是教育,79年恢复高考之后,多少人的命运从此改变,从插队的农村,从干活的矿厂,最终回到了城市。直到如今,上学读书,考上大学依然是农村人改变命运的最大途径。
还有一种常见的外力是机会,王宝强从群演做到主演,并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靠的是导演赏识的机会,当然,获得机会需要努力,这也是一种“力”。
四、穷人家的孩子摩擦系数高,需要更大的力量
当初速度一定,木板的摩擦系数更小,受到的摩擦力更小,所以可以走的更远。
每个人出生时获得了相同的初速度,而穷人家的孩子要帮助家里干农活,做家务,教育质量差,视野局限,导致穷人家的孩子上大学的比例要远小于城市富人家的孩子。
前两年很热的话题《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和咖啡》就说了这个道理,如果要达到同样的高度,穷人家的孩子往往需要更多的努力。
五、什么是好平台:方向对,阻力小,助力大
公司有好坏之分,什么样的公司才是一个好的平台呢?牛顿第一定律也告诉了我们:
方向对,在正确的方向行驶,才会离目标越来越近,而且可以把自己的力量全部用到前进的方向,不需要用部分力量去纠正偏航。
阻力小好的平台阻力小,各种流程制度人性化,同事间眼向一处看,力向一处使,前进的步伐可以更快。
助力大好的公司会为员工提供各种成长计划,员工培训,交流机会,帮助员工快速成长。
很多道理都是想通的,从一个应用场景转到另一个场景,就是知识迁移。想一想,牛顿第二、三定律可以如何指导生活呢?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10天/第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