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出版于2002年的书,在孔夫子上的价格在120-200之间。书的作者如今大名鼎鼎,是得到上收入最高的专栏作者,并且获得了娱乐明星一样的影响力。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经过五次搬家还留着,因为确实还挺有意思。没有想到这位当年张五常周围的年轻人获得了远比张老大得多的影响力。
出版业首先呈现了薛兆丰的价值,而现在的互联网大大放大了价值。最近有朋友写文章反思《为什么出版业没有发现薛兆丰》,其实出版业发现了,但是被另一群人做了很大的增量。他们不是出版社,也是出版业。
讲这个事情,是要说一下如今出版业同行们当中深入人心的错谬,这些错谬会让这个行业在新的出版形态面前溃不成军。寒冬了,死了那么多企业,又如何呢?
第一,出版到底是什么?我直接拿一个英文的定义吧。
Publishing is the dissemination of literature, music, or information—the activity of making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the general public.
所以出版和纸没关系。这几年了,很多同行对罗辑思维顶礼膜拜的时候,我说他们做的就是线上出版,结果不少人认为我眼红、狭隘。最后得到、知乎、凯叔等等互联网的“野蛮人”自己说做的是出版的事情。
在这里较真,不是意气,是为了真正明白出版业的实质,而不是见了互联网就膜拜。互联网是工具,人们使用工具,但不用敬拜工具。
第二,出版业的核心是
出版是把内容价值“公开”出来。按照现代哲学的看法,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主体关系的产物,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的需要、欲求与客体相应的需求是决定价值的关键因素。主体是作者写作,出版业编辑力量展现出来的作品,客体就是出版业说的读者,互联网说的用户、流量。主体的表达欲求是什么,客体的需求是什么,两者之间如何连接。
互联网在客体需求的发现、整合、预测方面体现了优势,因为互联网是有效率的连接工具。
出版业需要做的是学习、研究工具,使用工具,目的是更好地呈现内容价值。这一点说了很多,也值得有很多仔细的工作和研究。而不是盲目敬拜工具。
第三,出版业的成本结构
我好奇的是,那么多出版业的同行追捧薛兆丰,没有问问薛老师出版业的成本定价思维是否是符合经济学常识的呢?
出版社到现在还是根据纸张价格,书号价格等等来考量自己的定价。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内容价值,读者对内容的需求来衡量。这倒是可以找薛兆丰先生好好上一课。
关于这个行业就写这么多了,再多写自觉无趣。
BTW,我不是得到等互联网力量的意识形态反对者。薛兆丰大热确实好事情,弥补了我们教育当中的一块空白,让知识得以有效扩散。如果互联网能够把周其仁先生的内容也大大放大就好了。读完薛老师的书,再读读周其仁先生的《收入是一连串事件》,你基本就懂了中国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