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这是孔子先生对自己30岁的人生状态作出的一个自我评价,他是说他在那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得当。可是孔子先生却没想到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它似乎成为了社会对众多男男女女的人生评价标准,而这个标准却发生了变化。“30岁”好像变成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年龄。他们都说30岁是一道坎,你跨的过去,你以后的人生就灿烂无比,你跨不过去,你以后的人生都是暗淡无彩。
无论是正在走向30岁路上,还是刚过30岁有多,相信你在某一天突然发现:你的微博微信到处都是头头是道的文章,什么“30岁之前你必须明白的XX个道理”、什么“30岁是人生的分水岭”、什么“左右你一生的30岁”……各种各样的充斥在你的身边。
你的长辈父辈、三姑六婆开始对你说教了,“年纪不小了,还不结婚啊?什么时候买房子买车子啊?升职了吗?生孩子了吧……”你无缘无故地陷入不知所措的窘境中。
你的朋友也莫名的变得焦虑了,他们说“都快30了,还是打工过日子哎“、“还是单身狗啊”、“我真不喜欢现在这份工作,可是我不敢随便辞职,毕竟年纪也不小了……”似乎一踏入“30岁”,气氛都是会变得那么凝重与紧张。
在今天,社会对“三十而立”的解释直白点说就是成家立业,结婚生娃买房买车。你要是脱离了轨道,这似乎就成了你的“坎”,你四周的一切会时时刻刻地提醒你。30岁在这个环境下,变得那么的与众不同。
如果说每一个岁数就是一个小孩子,那我觉得这个名叫“30岁”的小孩子是多么的可怜,她有这么多的烦恼和苦闷。她不明白为什么在迎接她到来的那天,不能像迎接“18岁”那样开开心心,为什么给她的礼物不是一根美味无比的甜筒,而是一杯忘了加糖的咖啡呢。
朋友A说她最近失眠的很严重。她试过很多方法,喝牛奶、泡脚、数绵羊等都解决不了,压根也睡不着,就那样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直到窗外透进一点天光和外面传来清洁工人清晰响亮的“飒飒”扫地声,她才知道这又是无眠的一夜。她说最近压力太大了,想了很多。
在外人看来,朋友A是过着不错的日子,她是在深圳一家不错的公司上班,大学毕业后靠自己努力在这个都市生存下来。工作多年,薪水自然不少,她朋友圈里分享的除了忙碌加班之外,其他都是旅游的照片。小日子似乎过的有滋有味。她是家里的长女,她靠自己辛苦攒下来的钱帮家里建了一栋房子。弟弟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她都会时不时帮忙给些家用。她的确是一个能干懂事的女孩。
但最近这些年,家里的人开始为她忙碌张罗相亲,一个接一个地介绍。刚开始时她看在父辈的份上将就应付,后来慢慢地她厌恶极了,她开始反抗,拒绝相亲,与家人争吵,久而久之家人也就不再为她介绍对象,可她的家人仍会不停地数落着她是一个即将30多岁的女人。于爱情,她不是挑剔,她是更相信缘分。她说与其将就一生,还不如一个人潇洒。
可她自今年开始,内心的焦虑开始压抑不住了,悄悄地爬到她的额头上,紧紧锁着,挥之不去,她开始慌张了。她说压力太大了……快30岁生日了……30岁是一道坎,有些不知所措。她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不像以前那么灵活,连呼吸都变得特别困难。她不知道将来结不结婚,可是比起感情,她更焦虑自己的工作。在这样快节奏的城市生活,90后已经陆陆续续加入职场舞台了,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年轻有才的人。她更担忧的是有一天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自己的年龄而被淘汰,而被将就选择。所以于她而言,30岁是一道不好过的坎,无处不在的压力,四面埋伏的危机感。
我不知道如何安慰朋友A,因为我也曾有过同样的焦虑。我突然想起有一个不太相熟悉的哥们,他也是80后,但是他的人生像没有束缚那样,他孑然一人骑着他自己改装的自行车去了西藏。他说这是他的梦想,对他而言,他更渴望在30岁的时候可以完成它。或者你以为他是富二代,他可以撇开世俗琐事去逍遥自在,其实不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一族,靠着帮别人做设计图纸糊口。他曾有过一个壮举,至少我认为是。他瞒着家人和朋友,自己偷偷借了一笔钱,去做了一次心脏手术。至今我也不知道他做的是什么手术,他只是说在手术前签字那一刻,他没想过那么多。
我不想去相信30岁是一道坎,那些说跨的过去就怎样跨不过去就那样的于我来说都是屁话。30不过就是一个数字,你将来还会面对更多40、50、60……我们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数字叠加的过程。选择哪种方式去叠加你的人生,真正能决定的是你内心的想法。
纵然现实是很骨感,我们都有完全长大的一天,都有逃离不了的责任和义务。但为何就不能对待30岁像对待你的18岁那样,你不相信别人的条条框框,你不会追随别人脚印,你就说我就是我,我就想做我自己。那又是多美好,多动人。若有一天时光轮回到18岁,你会不会发现,那些30岁所谓的标准在18岁的你看来不过是一个捧腹大笑的笑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