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阿姨,你坐了我的位置。”听到声音,我抬头看了前方。一个背着背包匆忙赶上高铁的女孩,正跟阿姨说着位置的事情。
此时,那位阿姨拿着C座位的高铁票,坐在靠窗户的位置。
阿姨抬头看着女孩说:“喏,你看,这上面C的旁边是有个标示的,我没坐错位置。”
女孩停止了争吵,坐在靠过道,原本属于那位阿姨的位置上。
坐了一会,女孩还是觉得要坐回自己的位置,毕竟买票的时候就专门选了靠窗口的位置。长途跋涉,能欣赏外面的风景,心情会不一样的。于是,她打开手机上购票的APP,示意阿姨看,A座才是靠窗户,而C座是靠过道的。
听到女孩这样的解释,且APP上也是这样标示的。阿姨不好再霸着靠窗边的A座位,决定坐回自己的C座位。但她突然开口对女孩说了一句:“你想换就跟你换吧,我坐哪都无所谓”。我想女孩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应该不会开心,毕竟我听到也肯定不舒服。
原本的过错方是阿姨,经她这样一说,变成她跟女孩换位置是因为她的谦让。
过了一会儿,有乘务员经过,阿姨又开口问乘务员:“究竟哪个座位是靠窗边的?”乘务员给予她的回答跟女孩说得一样。阿姨又问:“C座位不是靠窗边,为什么要画个标示在它旁边呢?”乘务员告诉阿姨:“每列高铁的设计不同,所以标示的也不一样。”
乘务员都这么说了,阿姨也不好再拿标示说事。最后以阿姨的一句:“我是第一次坐高铁,我也不懂。”结束了这场换位风波。
或许,高铁没有统一的标示,导致乘客的判断错误。但我觉得这位阿姨,更多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毕竟她都知道有些高铁上有窗户的标示。
后来我发现阿姨隔壁坐着的是她丈夫,在这场换位的风波中,他始终是沉默的。我想,如果他觉得他的妻子的理解正确的话,可能会帮忙争辩的吧。
其实,高铁上坐错位置时有发生。发现错了,那就道个歉换回自己座位。大家心平气和地沟通,没什么解决不了的,也不至于影响心情。但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的。
无独有偶,坐错位置又一次发生了。前面匆匆忙忙地跑来一个女生,拉着行李箱。我想她应该是在最后一分钟冲进车厢的吧。
她女生来到一个男生的位置上,对他说:“你好!你坐了我的位置。”说话期间她还一直盯着自己的手机,想必她是在看着自己的电子车票吧。
那个男生也掏出手机给女生看车票,证明他坐的位置并没有错。女生不解地走了,她去前面找乘务员。结果发现自己走错车厢了。这个尴尬,我们在她往回走不敢抬头看人的表情里可以捕捉到。
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给自己安排得太满,保持有留白的地方,可给自己突发事件做准备。如果这个女生早点到高铁站,就不会发生这样尴尬的事情。
每个人在准备一段旅程开始,就期待它能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但总有意外之事发生,在避免不了情况下,我们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我们改变不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