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到大,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有空就多看看书,别一天就只会玩。没错,这是来自母亲的叮嘱,大人总是希望我们干一些他们觉得好的事情,补习班,兴趣班,可谓周末都还是课程满满,我小时候是属于坐不住凳子的急性子,对于母亲的建议更多的是一种不耐烦,甚至有时也会当做耳边风,作为坏宝宝的我,在三年级的时候迷上了《查理九世》,里面奇幻的冒险总会让我痴迷,而母亲也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喜悦,在当时这些小说故事很火的时候,我爱上了读书,先是《故事会》,再到《斗破苍穹》,后来也慢慢学会了看杂志,看报纸,记得一次语文课布置的寒假作业是让我们回去看一本书,并做好注释,以及自己的看法,我选择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因为看过电视,总觉得这会是一份轻松的寒假作业,可当我真正去读的时候,我发现这其实很难,因为我把他当成了一件事情去做,我无法做到老师所说的每一章都做好注释,故事太精彩,一不小心已到西天,只能又回过头来,草草了事,我所认为的读书就是把这本书看完,知道他在讲什么,这就是我最初的读书感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的多了,眼界也会开阔些许。后来,学会了看书,每天都要看一会儿,于是从家里的书柜,看到了图书馆,若寒若暖,若是那位大哥哥值班,傍晚必定追我走,可若是那位大姐姐,每次请我离开时也会客气些许,可当时的我只会觉得一个好一个坏罢了,读书,要说鲁迅先生了,若不是巧遇《故乡》,怎会到《三味书屋》,虽然看不懂作者要表达的真正意义,也可谓是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喜欢自己看书,不喜欢制定我看的书,我觉得读书是自由的,慢慢的,读书也就成了一种语言天赋,读的多了,讲出来,不知不觉就会联想运用到里面的知识,读书真的带来了很多益处。
21世纪,除了交通发达,信息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手机,游戏,网络开始霸占人们的生活,更别提读书了,敢问现如今还有几人在写信,这不是说进化后该遗弃的东西,科技发达后,人们都方便了,也慢慢遗忘了许多,不然也不会再三强调写信格式还有人考试时候想不起来,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可是也让我们许多古老的文化消失了,上学时,只知道要把书读好,可是根本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老师总讲这一章知识很重要,要考的,除了应付考试,我们学到的知识用到了多少,没有人在我们那个年纪去告诉我们,哪怕告诉了我们,未来有些人终究要去试一试他才能理解当初说的是对的,读书,让我们语言魅力变得优秀,不至于在说话时总是网络词汇,国粹,词穷,提笔忘字是多少当代青年共同的病症,读书不只是读书,更多的是读自己,通过读书去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那个想要成为的人,我觉得这才是我认为的读书,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才是读书。
我已许久未曾看过一本书,突然心血来潮写下这篇文章,写时感觉口若悬河,完后感觉一窍不通,我的文章缺少中心思想,就如一副好看的皮囊,却少了有趣的灵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