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放松是行为的内在动力。人一旦进入认知紧张状态,会高耗能。而人类的生存进化决定了大脑遵循“最小能耗原则”,所以人天然追求认知放松。
2.一般情况下,我们处于认知放松状态。而一旦接触的信息有“异常”,与平常不符,需要调动注意力去处理,那就进入认知紧张状态了。
3.比如情绪行为。当人的边界被冒犯,安全感缩减,认知就紧张了。这时候人会愤怒会焦虑,会产生种种负面情绪催促自己,赶紧回到认知放松状态。情绪的波动本质是认知松紧的波动。
4.再比如追求目标行为。人都有欲望,总“想要得到些什么”,而一切的“求不得”都将导致认知紧张,耗能增高。人或努力克服,成功“求得”,以认知放松。或努力后放弃,自证“求不得”,也认知放松。人总迫不及待回到认知放松的“奖励”中。
5.再比如玩游戏,这种被别人抓着注意力走的行为。游戏好玩在于它有即时反馈,每一个即时反馈都带给你一个认知放松奖励,持续不断的即时反馈就有持续不断的认知放松奖励。这是快感的来源。
6.总结,认知放松与认知紧张几乎可以解释一切行为,它们是底层的本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