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论语·雍也》
今天共读的差异化教学,换一个词来说就是“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在2500多年前提出的教育理念至今还影响着这个世界。
陈蕾老师在文末提了两个问题“日常教学中,如何看到学生的差异,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差异的?”最容易看到学生差异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在传统的课堂里往往也只是根据这两项内容对学生做判断。那么成绩、课堂表现是否就代表了这个学生的全部呢?我想您的答案一定是“否”,成绩,课堂表现更多呈现的是学生的表象,想要看到内在,就得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速度、学习程度、多元智能等方面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化造成一个班级必然会产生优等生和学困生,如何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王博士在书中提出了两种做法:精熟学习法和差异化教学。精熟学习法相信大部分老师课堂上都有用到,根据学生的测评成绩筛选出不同的学生群体,分别施以不同的教学策略,再来进行考核测评。对于这种方法,传统课堂往往通过手动批改的形式,耗时耗力,如今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测试评估,调整教学策略。相比精熟学习法,差异化教学更加精确,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准备度、兴趣和学习档案出发,针对内容、程序、产品和学习环境四个项目来实施差异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速度、评价标准、评价方式都可以不同,达到“同教材、异要求、同进度”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差异化教学并不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所有学生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教师只是将他们的时间、资源和精力分配给不同背景、技能水平和兴趣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便更有效的帮助到他们,从个体特征的差异化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