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儿故乡在河北,那儿盛产葡萄,技术能力在民间基础雄厚,葡萄生产管理能力強,质优量大品种多,及乎普及到家家都产葡萄,供大于求,销售成了问题,本产地价格上不去,真把人愁坏了。改革开放,机遇来了,历史上著名的葡萄酒生产大国看好了這葡萄之乡,双边达成协议,就地建个特大规模的葡萄酒厂,政府和农民心情都喜上了眉梢,开张大吉投产,大量按合同收购,葡萄原料,葡萄不愁賣了,农民收入增加,扩大生产,产量空前大幅增加,局面打开了,双方受益其喜洋洋者矣。然,好景不长,地主見利忘义,有人幺蛾子又起,自办酒厂,为与外资对立竞争,抬价收购原料葡萄。外资原料不济,相持二年,外资被挤拉下馬,外资"水土不服"撤资拆走设备,走人了。乡办酒厂后来经营不善自己消灭了。好好的大戏,生生的演砸了,好东西非得玩坏了。想乡办酒厂是怎样审批通过的?结果是两败具伤,农民失去了就业机会,葡萄失去了市场,政府失去了葡萄的财政收入。自断财路,好事变成了坏事,是营商策略出了问题,还是排外故意而为之?其后果可憐可惜。由此想到人性,那就是见不得别人好,把你拉下馬,谁都别想好,不能同享福,只能共受穷。老百姓說:只能唱穷命的調。这样不着调的事,叫人说什么好?好事弄坏了,束手无策,产地葡萄贱的白送没人要,甚致成批烂掉,外运运费成本太高,只好大眼瞪小眼儿,就像渔夫的老太婆只好守着破"木盆"过穷日子,结果,只好减产或者毁掉葡萄苗,都想发财,但有人的恼子短电路,見点儿好就"燒包",不是那发财养财的料儿。
由此想到个人,不发财,过穷日子平安无事,发了财又不能养财,没命承受,反而招来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