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深圳的刘先生回家后,发现上六年级的儿子一直在玩手机,作业一点都没有写,于是惩罚儿子跪了80分钟,自己也陪着孩子一起跪。父亲与儿子一起受罚事件被报道后,引起了热议,有的人支持刘先生的行为,有的人则反对。刘先生表示,80分钟非常漫长,膝盖很疼,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他也很无奈。
这位爸爸的无奈恐怕很多人都有过,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惩罚是最简单的应对措施,也能很快收到效果。可惩罚的副作用是怎样的?惩罚的实施有什么要求?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代替惩罚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惩罚的两种分类:正惩罚和负惩罚
正惩罚是给与一个坏的刺激,并能使行为不断减少;负惩罚是去掉一个好的刺激,并能使行为不断减少。有的家长经常这样:“如果你在学校表现差,我就揍你。”这是在实施正惩罚,通过给与“揍”这个行为,让孩子“在学校表现差”的行为不断减少;而有些家长经常这样:“如果你在学校表现差,我就不让你玩手机了。”这是在实施负惩罚,通过减少“玩手机”这个行为,让孩子“在学校表现差”的行为不断减少。
报道中,和孩子一起跪的刘先生,就是在实施正惩罚,即“你不写作业,就得跪着。”
你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孩子:他们在外人眼中很乖,但却突然不上学了,家长想尽办法让孩子去上学,但他们一到了学校就开始害怕。这些孩子不是“拒学”,而是“惧学”。
惧学背后有一个强烈的心理动因:孩子把学习跟不好的体验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条件反射,这种不好的体验往往是惩罚引起来的。这种惩罚有时候是外来的,比如家长的暴怒;有时候是自发的,比如家长在孩子身上有太多的期待,孩子没有能力满足家长的期待,一想到学习就产生内疚感。不管是外在的惩罚还是内在的惩罚,最终结果是:孩子把学习与惩罚联系在一起。
惩罚唤醒了孩子的恐惧情绪,让他处于痛苦矛盾中,产生的羞耻感已经盖过了被惩罚本身,逃离是他们保护自己的第一选择。
惩罚还有其他的副作用。比如惩罚很难保持一致,很多时候,惩罚会随着惩罚者的心情不同而改变。有的父母心情好的时候,惩罚的力度小很多,心情不好的时候,下手就会重很多,这在孩子看来,就会很迷惑;我们很难测量惩罚的严重性,有时候家长以为只是轻微的拍打,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惩罚的力度是很大的;惩罚意味着权利,在惩罚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认知:只要我长大了,我就有权利惩罚别人。这也是很多暴力家庭代际遗传的原因。
图片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可不可以实施惩罚呢?当然可以!但必须遵循以下4条规则,非常重要。
1 其他方法的可用性
在惩罚某一行为时,必须提供可供选择的其他反应,这种可供选择的反应一定不是惩罚性的,而应该是奖励性的。比如不要在小孩看电视时惩罚他,而要在他看书时给予奖励;如果你想阻止孩子玩手机,你可以在孩子做跟玩手机无关事情时给与奖励,比如娱乐、运动等
2 行为及情境的明确性
一定要非常明确你正实施惩罚的行为以及受到惩罚的情境。有的家长惩罚孩子的时候很笼统地把孩子当成坏孩子,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惩罚孩子“晚归”或者“对长辈不尊敬”这一种具体的行为。
3 惩罚的及时性及一致性
有效的惩罚需要在你想要避免的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每次行为一发生就进行惩罚,否则受到惩罚的人可能不理解到底哪个行为是被禁止的。
4 避免加入其他的信息
很多时候惩罚孩子之后,家长们会内疚地抱起孩子,这是错误的。有些孩子为了获得惩罚之后的拥抱,开始做坏事。家长在惩罚的时候,一定不要混入自己的情感。和这个问题类似的一种变形就是家长之间在教育孩子时行为不统一,爸爸惩罚孩子,孩子就跑到妈妈那里诉苦以获取同情,反之亦然,这都会产生反作用。
看似简单的惩罚,实施起来其实并不简单。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建议家长尽量不用惩罚的方式来阻止孩子的行为,而用“强化”。
与惩罚是为了减少某个行为出现的频率不同,强化是为了增加某个行为出现的频率。正强化是给与一个好的刺激,并能使行为由少而多不短增加;负强化是去掉一个坏的刺激,并能使行为由少而多不短增加。有的家长经常这样跟孩子说:“如果你考试提高了五个名次,我就奖励你出去旅游。”这就是为了增加“考试提高五个名次”这个行为,而给与“出去旅游”这个好的刺激,而有的家长这样:“如果你考试提高五个名次,就可以不用挨揍了。”这种去掉坏刺激“挨揍”以达到“提高五个名次”频率的行为,就是在实施负强化。
深圳和孩子一起罚跪的父亲,其实就可以用强化的方式来减少孩子的玩手机行为。比如,某一天孩子完成了作业,就立刻给与奖励,或者在孩子玩手机时间有所减少的时候,就实施奖励;而那些惧学的孩子们,除了需要进行心理上的疗愈之外,家长对于他们学习之外行为的强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遗憾的是,很多家长除了孩子的学习,已经看不到其他的可强化行为了。
“强化”和“惩罚”只是心理学行为主义提倡的方法,都有其弊端,只是相对而言,“强化”更好操作一些,副作用更少一些。在教育的问题上,还有很多别的理论和方法,家长们不可照本宣科,只要是方法,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采用。相信只要家长们用心,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