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条文还是在太阳篇,但是小柴胡汤要出现了,就可以一起把少阳篇学习完了,这个时间估计要蛮多天的。
【7.66】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微者,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若阴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宋本第94条)
从这条中,可得知以下信息:
1、 脉是否还浮,是判断太阳病是否已解的一个参考标准。
2、 阴脉和阳脉有两种解释:一是浮取称之为阳,沉取称之为阴;二是上焦脉称之为阳,下焦脉称为阴。
3、 当身体受到一点寒的时候,或者是身体最后一点邪气药被清除掉的时候,身体会一阵抖,或者打喷嚏,或者流眼泪,或者发抖一阵然后出一身汗,然后最后那点邪气就被身体逼出去了。所以当我们把一个人调理得感冒快要好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打喷嚏或者发冷发抖然后才会好的现象。
4、 如果尺脉把到很扎实,那就意味着要用下法了。
5、 调胃承气汤,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下法。其中大黄泻下,芒硝可以反过来让大便从肠子吸水,所以大便会变软。
【7.67】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宋本第95条)
荣弱卫强,就是说明体表有风邪,身体正气都跑到卫分来抵抗邪气了,所以相对而言他里面的营分的气就不足了,这是典型的桂枝汤证。
那接下来进入少阳的世界:
1、 一说到少阳,想到的就是柴胡剂。在中国现在还在被使用的方剂大概有三万首,而柴胡系的方剂占了八千首。
2、 我对柴胡剂的印象就是和解剂,疏肝解郁,不分体质,抓对主证就能用。
3、 小柴胡剂可以疏肝解郁,但是实际上,小柴胡汤在历代中药里面不列入保肝药,也就是说少阳病跟肝脏没有直接关系,甚至可以说中医说的肝气郁结、疏肝解郁、调肝保肝跟肝脏没有太多关系,而厥阴经病其实会比较多关系到实际上存在的肝脏。这个观点让我挺吃惊的。所以少阳区块是一个很特殊的区块,要好好定义是不容易的事情。
4、 狭义的少阳是胆经和三焦区块,当胆经和三焦经运行能够顺畅的时候,肝就会觉得比较舒服,肝经就会比较通畅。
5、 最标准的少阳就是《内经》说的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是从上往下走的,从头到脚。这条经络的特点是人体的八卦之经,就是人体里面很多部位跟它都可能会互相对话扯上关系。而人体的三焦系统就是足少阳胆经养的小鬼,是人体的针孔相机,贯穿人体所有的五脏六腑,形成一个能量网。所以足少阳经病,就是同时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腑病一起发生。
6、 狭义的三焦就是淋巴。往往少阳病,会伴随着淋巴不通,用了小柴胡就能好。可是实际上人的淋巴没有什么好打扫的,是血液在发炎,淋巴才会结坨,所以小柴胡实际是扫血液,不是打扫淋巴。又是一个惊到我的结论。所以真正的淋巴药跟小柴胡是有一线之隔的,以淋巴当作基准来谈三焦的话,是错误的。对于这个,我的理解是三焦包含淋巴,但是不能单从淋巴来理解三焦来认识少阳。
7、 小柴胡汤在古方的世界中叫做大阴旦汤,是清三焦的药;《铺行诀》里的黄芪建中汤叫做大阳旦汤,是补三焦的药。
8、 小孩子扁桃腺发炎,可能是少阳病或者是建中汤主证。狭义的少阳跟淋巴区域是有关联的,比如夏枯草就是典型的可以清理淋巴肿块的药,小孩子扁桃腺发炎,用夏枯草煮鸡蛋效果就好。
9、 腺性病的体质,就会变成会走这个所谓淋巴的药,建中汤或者是柴胡汤,小柴胡汤只是清理;而如果是一个虚劳的人,淋巴就会堆东西,那要改善虚劳体质,就需要建中汤来补。
今天的内容的确看着头大,这才刚开始呢,怪不得JT说讲小柴胡认识少阳是痛苦的过程,好吧,那也要面对呀,这个不可检验之方。只是回到抓主证来说,实际上小柴胡并不难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