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头脑清醒
我的心温暖
我的四肢强健
我坚定站在大地上
人与自然
冬至带孩子唱过一首歌:“一支小蜡烛,我们来点亮,照亮矿物,散发光芒。两支小蜡烛我们来点亮,植物生长,花儿开放。三支小蜡烛我们来点亮,动物奔跑,朝向太阳,点亮太阳,我心向上”。
矿物---植物---动物---人
认识四大王国,矿物、植物、动物与人类王国。我们发现每一个王国都承载着一种天赋,而这一天赋它们会传递给下一个王国。比如说矿物世界拥有物质形态,植物王国拥有物质形态与生命的能量,动物王国从矿物与植物身上继承了物质形态与生命能量,同时拥有的天赋就是本能的感觉。每个王国会在此之前的基础上增添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品质。这就给每一个层面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人类拥有物质形态、生命能量和感受,与此同时,他们特有的禀赋就是思考的能力。思考是人类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天赋。人类的一切都与自然界中其他王国相关联,并得到他们的支撑,我们是完整一体的生命。
“点亮太阳、我心向上”———认识自我
头部: 太阳是圆形的,它向着大地上的一切散发着赋予了生命的温暖和光芒。人类头部的形状也是圆形的,我们向外观看着世界,会将自己思想的光芒向各个方向发射,同时会在自己的话语当中表达这些思想、感受与意愿。我们的头部并不怎么移动,它就像太阳一般,静静观察着一切,将思想的光芒射向各个方面。
躯干:我们的躯干其实是头部的“一片”,就像弯弯的月亮的形状,它是一个球体的一部分。(这样的曲线就仿佛苗条时的月亮,在空中呈现出弓玄儿形状一样儿)。我们的肋骨能够随着我们肺部的吸入与呼出而扩张与收缩,就像月亮会月圆与月缺一样,会变大、会缩小。)。月亮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想象,寄托人们思念、悲伤、快乐、团圆、孤独…
四肢:我们的两臂与双腿是长而直的,同时也非常的灵敏、能快速运动。四肢会帮助我们去实现自己希望做的一切。手臂是创造者,脚和腿是忠实仆人,对于现在我们来说,四肢还是不那么灵活,需要我们强大的意志支配它们去行动,发展出超越无限的可能……
我是一颗星
在浩瀚的夜空
只要努力实践
就能实现我的梦
只要努力创造
就能超越无限的可能
我是一颗闪亮的星……
矿物在发光、植物在成长、动物在奔跑、我心向上。
人与动物
从动物的学习中了解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海洋生物——章鱼开始。没有坚硬的贝壳,却有着大而软的头部,上面有一双富有表情的眼睛。它的感觉延伸到了长长的触角中,就像手臂或长长的嘴唇,向外伸展着去攫取食物。章鱼的天性敏感,有着对周围事物的精细的知觉,它会换上四周环境的颜色,当它看到想吃的东西时会改变颜色并以快速的动作抓捕,当它觉得危险时会喷出墨汁迅速逃生,无论捕食还是逃生,它的整个身体都用来保持警觉。
现在回到人的形体上来,如果要从人体当中找出一个最像章鱼的部位,那么我们会惊奇的发现,那正是我们的头部。我们人类主要是用头部保持警觉,所以最像章鱼的头,敏感而警觉。人类的头长在躯干上方,待在那里,它不能自由活动,常常就是静止。章鱼在水下生活,最喜欢就是躲在黑暗的角角落落里不动,如果有个空的瓶子在水下,它一定会钻进去,待在那里不出来。像极了那些太过醒觉的孩子。他们同样很敏感,常常在一个人孤独的思考人生,他们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保持着距离和警觉,常常容易紧张,像一只可爱的章鱼。
第二个动物:海豹。海豹是躯干动物,整个身体由庞大的躯干组成,头部好像只是躯干延伸出去的部分,四肢也是很小的部分。
我们主要讲了科瓦奇讲动物里一只宠物海豹的故事。孩子牢牢记住了罗拉这个名字,被罗拉的趣事逗得哈哈大笑,在罗拉最后不知去向的时候,心也跟着飞走了:罗拉究竟去了哪?陷入了沉思中……
灰海豹故事。让孩子们惊叹的是,海豹是唯一一种跟人类一样会掉泪的动物。小海豹叫喊、哀鸣的时候,眼泪从它的脸颊流下。9、10岁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理解喜、怒、哀、乐字义,因为真正是从她们的内在产生出来的,带着他们的情感体悟到的。
第三个动物:马。有人把马归为头部动物,因为它同样非常醒觉。它的头专注而敏感,大眼观察周围,上唇是干干的,轻触马的上唇,它会一下给你回应。它的耳朵随时都醒觉。但马有专业化的部分——高度敏感的腿。马喜欢风一样的驰骋,它们喜欢广阔的大草原,在大草原上驰骋。
马是属于有蹄的动物。它只用一只脚趾来站立和跑步,就是脚的中趾。马脚的中趾非常大,其他的脚趾很小而且位置很高,不负担任何体重,中趾的趾甲长满在周围,这就是蹄。
马有三种不同的移动方式。一种是1-2-3-4,一种是1-2,1-2,一种是1-2-3。。先我和孩子一起体验过这三种方式,发现当马真不容易。马行走的蹄声会形成节奏感,而马是唯一可以被训练跟上音乐节拍的动物。参观马场的时候,工作人员说:“马最弱的地方是肚子,大大肚囊里全都装满了粗大肠子,并且它依靠肠子消化,肠子-打结就会危机生命。想起动物世界里,狮子捕猎斑马时都先咬它的肚子。但是马儿有这强健四肢,发达的肌肉,持久的耐力,是名副其实的飞毛腿。而狮子爆发力无法与马儿耐力相比拼,只好匍匐再等待时机。
一只聪明的老马安全将小主人送回家的故事让孩子学习成语“老马识途”由来。
长久以来,马都是人类的好帮手及朋友。但在最早的开始,它还是野马时,人类为了将它驯服可真是不容易,那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最重要是意志力的较量。最终是人类使用智慧驯服了野马。
醒觉的章鱼,会哭的海豹,强大意志力的野马,孩子们意识到,有些动物专业化的地方在头,有些在躯干,有些在四肢,动物世界的丰富多样性都可以和人类本身联系上,我们在动物身上看见自己。
教学设计
1、相关动物诗歌、唐诗、诗经、有关动物成语;动物故事的阅读、讲述和朗读、 唱动物歌曲。
2、提炼“关键词”,总结每种动物的“秘密和特征”;
3、查阅资料,研究并收集某种动物的资料,用诗歌的方式书写出来;
4、生字词学习;
5、艺术体验(湿水彩和泥塑)
6、观察身边小动物(活章鱼,喂马和动物园)
教学活动
1.自编谜语猜动物
2.闭眼摸头的形状、四肢形状、感觉肋骨伸缩。
3.品尝食物(三种)回忆吃的食物是什么?
4.专心去听老师描述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5.绘画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