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从实验室前往教研楼报账都要走过一段路。令人惭愧的是,虽然这段路自己可以说来回走过了无数次,却从未认真打量过靠近路边的博学园,更别说静下心去细细品味这博学园的美。
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么相比与学校其它的园林,博学园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是默默无名,鲜有问津。因为就名气而言,博学园比不上砺剑园那样广为人知;就占地面积而言博学园比不上图强园那样“幅员辽阔”,甚至可以说是相形见绌;就先天的地理位置而言,博学园更比不上群英园因为紧邻研究生院,无形中多出了一份学术的光环。不过转念一想,这倒也可以认为是园如其名,毕竟博学者通常胸怀宽广、谦虚雅致,轻易不与“群芳”争高低。
在我看来,博学园“外形”虽小,内中却“丘壑”万千,于方圆中自成一方天地,细细品味之下可以说有诸多妙不可言之处。或许是命中注定的机缘,有一天傍晚当我从教研楼走出来,蓦地抬头目光恰好撞上了“博学园”水塘中伫立的一块假山石。就在那电光火石般短暂“相撞”的瞬间,我的内心却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张力”冲击。这种心灵的冲击不亚于肉体突然被子弹击中带来的震撼,接着便有一种堪破迷障,破而后立的感觉。回首审视前段时间的自己,一心着急的想着整出点高质量的东西。虽然平时看似也有休息,其实内心早已偏向焦虑。这样的心态不仅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成果,还错过了很多生活的“恩赐”。
“冲击”之后的内心,回归了本来的面目,不再着急焦虑而是不动如山的平静,便细细地打量起眼前的这座博学园。如果参观过苏州的园林便知道园林的建造极具文化底蕴,如“拙政园”那般举世无双的园林,更是一砖一瓦皆有讲究。以此观之,细细品味便渐觉博学园的与众不同来。不同于学校中其他的园林,博学园的水塘周围并没有设置栏杆,仅是铺设了一些圆石和草坪,这使得它更像一个乡村自然形成的水塘而非人工建造的池塘。并且园中并没有种植较多高大的树木,而是出人意料的在水塘内外种植了一些像“水蜡烛”这样的水草灌木。这样的布置不仅没有“下里巴人”的土气,反而极具乡村气息。我想如果要是有人把火大比作大观园,那么博学园便是大观园中的那个稻香村。最为巧妙的是,园中的草坪上并没有铺设前往水塘边的石板路,因此即使有人观赏也不会下意识的要践踏草坪往水塘边上走,这在无形中消除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不知每一个从乡下走向城市的人,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让我们出现了断崖式的情感阶跃。我们待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却时常会怀念童年时的乡村生活。可是谁又会真的愿意回到曾经“背灼炎天光”的乡村生活。而且经济的发展,乡村也早已不是童年记忆中的乡村,即使现在回了乡村也很难再找寻记忆中的感觉。这里我不得不说学校现在的生态环境真的很不错。夏夜静坐在博学园附近的草坪上,听听园中的蝉鸣蛙叫,赏赏头顶的明月清风,便有一种“一剪童年旧时光”的情感依归。这个时候,便是青蛙跳进水中的“咕咚”声都会觉得是那么的亲切。
如果寻常的园林做到这些也就够了,只是博学园乡村气息的外表下,还深藏着一颗文艺的心。“石”便是博学园中又一与众不同之处,因为在学校的园林中,只有博学园的水塘中置有假山石。博学园面积不大,先天如此因此园中的水塘在大小上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图强园中的池塘。但是通过放置假山石,并于石上植花草数株。这样“以石为岛”的处理之后整个意境便立马开阔起来,使人有一种方寸之间,包罗万象的介子纳须弥之感。同时就放置的假山石本身而言,兼具“皱、瘦、漏、透”之美,极具观赏性。园中的河道自北向南由宽到窄,从石拱桥下曲折蜿蜒而过,小桥流水之景便自然的镶嵌其中。且河道浅滩处铺设有各类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随着每天水位的涨落而露出不同的部位。水位下降时,时而有鸟儿立于石面,或低头啄水或仰头长鸣。观此景,便有观江海潮起潮落之感,胸中也不自觉起心潮澎湃之意。
只是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看着博学园路边往来的行人就如当初的自己一样脚步匆匆。真不知是可惜了它的本来面目还是可惜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没读懂它,因为我知道当你读懂它的时候,你会愿意抽空去陪陪它。因为当你烦恼的时候,它会全心全意的接纳你,毫不索取;当你调整好再次出发的时候,它依旧会在原地默默的等你,就有如我们的父母一般。我想这便是君子之道,便是大爱。
后记:其实最初写下这篇文章,内心充满着忐忑。因为在我看来博学园是有灵性的,我不知道它会不会因此不高兴,会不会向我摆摆手说一声“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现在我相信它不会怪我,因为博学者,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