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麻醉师》观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纯属偶然,朋友发来信息问我话剧可看,并把西安话剧院演出的大型话剧《麻醉师》的剧情介绍发过来了。我不以为然。这些年无论任何演出我都没有热情去观看。何况对这话剧更为陌生,再加上平时上医院,内科,外科,小儿科等,却很少知道麻醉科。凭心而论有点难以从命。但邀请我观赏的朋友是位文学造诣很深的大家,其作品为我深爱,受此影响我便如约而去。

        没想到进入剧院观看,随着话剧《麻醉师》剧情的发展,我的内心由感动转为震撼。不仅深入了解了麻醉师的职业,且对西安话剧院的演出也大为赞赏。该剧以部队医院麻醉师陈绍洋忘我工作为主线,表现了他在事业上精益求精,在工作上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终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展现在舞台上的陈绍洋质朴敦厚,从他平淡的话语和繁忙的工作看见他的高尚。我们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如何摆正人生价值取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每个人在自己的处境里应当把握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经过艺术塑造的陈绍洋富有生活气息,其短暂的人生值得我们思考。

        剧情一,在患者家属塞来红包的细节上,陈绍洋毫不犹豫的回绝了。自然,大方,得体。而他的学生由于父亲患病急需用钱,在红包问题上没有站住立场。医生收红包并非个案,也是暴富人群的一类。拒收红包是部队医院管理严格而已。现实里患者家属送红包有两种心态,一是送了心安,认为医生会尽力的。二是处于感激的心情。我对送红包现象不作评论。

        剧情二,麻醉科主任退休了,而陈绍洋作为技艺高超的副主任本应顺理成章的接替主任一职的,但组织上另有考虑安排了曾是他的学生接任主任。实际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鲜见。但陈绍洋能够正确对待组织的安排,积极支持主任开展工作。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也只能大度,谁遇上内心都会纠结。组织啊组织,让我怎么去说呢?你懂的。

        剧情三,陈绍洋精湛的医技和忘我的敬业深受医院和患者的好评,几乎每次手术都离不开他。终于他累爬在麻醉师岗位上。经查,4个鸡蛋大小的肿瘤已悄悄地顶破了他的肝膜。于是组织上奋力强救但无法挽回他的生命。身患绝症的陈绍洋因而有了和妻儿在一起的机会,但生命留给他的时光却非常的短暂。直言不讳的说,工作是组织的,我们要为组织好好工作,对得起组织的培养。但生命是我们自己的,也当好好珍惜,对得起家人和自己。两者相互依存。工作的好坏在群众的眼里,而身体的好坏只有自己清楚。所以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观赏时,我一次次热泪盈眶,情不自禁的拍手叫好。西安话剧团大型话剧《麻醉师》在舞台上为我们展现了陈绍洋这样一个时代楷模,深入人心。看后有几点感受。一是任何人都应当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拥有一定的职业水准并坚守职业道德,这也是对自己的尊重。陈绍洋就是在麻醉师的岗位上以优异的医术和忘我的工作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二是整台话剧以贴近生活的基调加上舞台艺术效果,表现了陈绍洋的血肉之躯的生活内涵,平凡里见精神,坦荡中现伟大。三是话剧这种表演形式比较直接,通过演员的表情、对白以及舞台情景演绎剧情。可想而知难度之大。而《麻醉师》一剧为我们展现了陈绍洋丰满的艺术形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麻醉师》全国巡演,昨天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公演,我有幸得到北大附小王丽萍老师赠票,看完心情澎湃,...
    午后窗台的猫阅读 2,964评论 3 2
  • 7月14日,西安话剧团来到宁波,在逸夫剧院表演了文华大奖获奖剧目——《麻醉师》。我们很幸运,能在第一排观看精彩的演...
    卓_睿阅读 625评论 0 2
  • 一、周五中午回到家,中午在银花宾馆吃饭,下午午休后看王阳明的书,4:15点送老婆和女儿去口才补习班。到目的地后自己...
    雪木912阅读 341评论 0 0
  • 半夜里, 我成了鬼,街上四处游荡 那只黑黑的傻狗一直对我追赶 几经波折,飘回自己身旁 无意间撞落小桌上的汤碗 自顾...
    我想与字谈情阅读 459评论 1 3
  • 课堂里的对话是每节课里最为鲜活的生成性资源,是一节精彩好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佐藤学先生在《教育方法学》里写...
    陈蕾FZ阅读 1,301评论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