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思,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古人是怎么考驾照的?写到这里,肯定有人会疑问,古人哪有汽车?哪有驾照一说啊?不过,在古代,虽然没有汽车,但唯一的交通工具可是动物啊,如马,驴等等,古时的高官可是坐轿出门的,那谁抬轿呢?当然是这些马儿,还有人力等等,古人找这些人肯定会有一套标准,谁也不想坐上去,把命给搭进去了,今天,就来说说,古人学“车”的那些事吧?(这里以马儿为交通工具举例说明)
先说单人骑马,你得学会怎么控制方向,怎么安抚受惊的战马,还有马儿的生活习惯,你还要掌握如果在骑马的过程中被马儿惊吓了的处理后果,等等。这比我们现代人学车要难的多了。毕竟马儿是活物,汽车只是机械物。从这角度来说,古人有时候在某些方面还是比较聪明的。
单人骑马的时候,主要是用缰绳控制方向 ,马是动物,有灵性的,虽然无法跟它语言沟通,但驯服后都能听从人的指挥,也能明白人传递给它的信息。所以在骑马时运用缰绳来控制方向,往哪个方向拉,它就能明白背上人想要往哪个方向去。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和马儿处理好关系,比如说,我们都看过《还珠格格》中,小燕子为了给紫薇做琴,亲自去剪马尾巴,结果被摔了好多次,可见,小燕子还没有掌握马儿的脾气,因而受了不明不白之冤,后来箫剑过来了,一会的功夫,就把剪了些马尾巴。因此,雨马儿相处,摸清马儿的脾气是骑马者最重要的一节课,就好比我们学车的时候,你得学会在开车的过程中遇见的各种问题,如熄火,抛锚等等的突发情况。
再来说说,轿夫是怎么炼成的吧?(也是现代人(特指有实力的人)如何选择有素质的司机来为自己服务)
古时轿分官轿和民轿两种,官轿就不说了,一些当官出门乘坐的交通工具。民轿就是普通富商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普通老百姓只能在有喜事的情况下,大饱眼福了,俗称喜轿,花轿。
古代在官衙里当轿夫,多是子承父业。因为抬轿也是一门技术。二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小说《官抬》,为此还专门采访过古陈州一位轿夫世家出身的老者。他告诉我在衙府里当轿夫有许多禁忌,一是行轿时不能大声说话,上肩走轿、停轿全听轿头指挥,轿头多用暗示,如起肩走轿喊一声“起轿”,上坡下坡时要拍轿杠,落轿后前面的轿夫要闪开,以便官员出轿。轿夫还要忌口,不能吃大蒜、生葱和韭菜等有异味的东西,以防当官的闻到。另外,还不能放响屁,大声吐痰什么的,怕的是当官的听到“膈应”。我将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全写进了小说里,不想一位在政府里当小车司机的老师傅看了,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我们名为小车司机,其实就是车夫,你小说中所说的轿夫禁忌,我们现在也一样要恪守。我给领导开车三十多年,从未吃过大蒜和生葱,一天到晚把自己当哑巴,看到全当没看见,听见全当没听到,要不,早被踢开了。 如此的巧合,颇使我吃惊。
写到这里,我在想,如果现代也可以子承父业,那就不用考那张驾照了。现在汽车又称为轿车,就是打这里出来的。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价值,对你有帮助,请随便打赏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