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5
01
前几天群里一个女生聊到吃鸡,一个带她玩过的男生开玩笑地说,你除了主动,还有什么优势嘛。
女生回复说,“我会卖萌”,“我喜欢捡绷带喜欢捡一切”,“话不多又喜欢捡大包”…
“最烦抢子弹的[皱眉]。”男生插了一句。
我看着以为又是一个卖萌求带的女生,没想到她话还没说完,“我是一个合格的四级包,捡的都给队友。队友甲爆了,我立马就脱了给队友。”
我呆了,还有这种玩法?
虽然我没玩过吃鸡,但能想象到把自己的生命给队友、把快感与荣耀都给队友的人,是有多伟大。
我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女生可能有“讨好型人格”。
当然,这不仅单纯靠以上几句话得出的结论,在这之前我发现她总是很喜欢把“网恋”挂在嘴边,尤其是新人一进来,她就蹦出来问,网恋吗小姐姐(小哥哥)。
表白是对他人几乎最高的评价。
表面看她像是在卖萌开玩笑,但实际上她在“照顾”每个新人。
有几次别人的回复被淹没掉时她还会特意@那个人,回复他,让他不那么尴尬。
每次看到她对别人的照顾,心里会感到有点难过,我想跟她说,其实你并不需要这么累的…
当然,我希望是我想多了。
02
曾风行日本的病态文学作家太宰治,他在《人间失格》里把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全盘托出。
“一次体育课,老师让我们练单杠。我做出一脸严肃的样子,冲着单杠“啊”地大叫着起跑,像跳远一样向前方猛跑,然后一屁股摔在沙地上。这一连串动作都在我的计划内,大家也如我所料都哄然大笑。我也傻笑着爬起来,拍拍裤子上的土…”
这种讨好不仅是对同学,对家人也一样,可能同学和家人对他来说都是“外人”吧。
“居然让父亲不愉快,我真是太失败了。他一定会用更可怕的手段对我进行报复。晚上,我在被窝里吓得瑟瑟发抖,思索用什么办法挽回残局。最后,我悄悄来到客厅桌前,打开父亲放本子的抽屉,拿出本子哗哗翻到记录礼物的那一页,舔舔本子中夹的铅笔头,写下“狮子”后才回去睡觉。其实,我根本不想要什么狮子(舞狮的用具),反而书更好些。但我察觉到父亲想送我狮子,于是不惜半夜潜入客厅,只为迎合父亲的心意,讨他的欢心。”
但“讨好”的背后,好的总是别人,而自己往往站在对立面:
“若我知晓那奥秘,也许就不会如此惧怕人类,也不会对每个人都尽力讨好,更不会与人的生活对立,以至夜夜遭受深陷地狱般的苦痛。”
……
03
回头想想,我也有讨好人的倾向。
之前我玩英雄联盟特别爱用辅助,尤其是法师型辅助(跟我手残也有点关系…),屁颠屁颠地跟在ADC后面时刻给他状态,稍掉一丝血就奶一口,恨不得用奶供他上大学…
人在玩虚拟世界所选择的角色往往会暴露自己潜意识的倾向,因为虚拟世界里的角色脱离了自身,不需要过多的面具来掩饰内心的软肋,可以说是“安全”的。
作为心理咨询师的知乎用户@风墟 说:“如果我们可以剥开任何一个“讨好者”的内在,都会发现其中有一个过度敏感和脆弱的小孩。”
敏感与脆弱,内心像玻璃一样明亮,能觉察他人的一举一动;同时也贴着“易碎”的标签,而且大多时候摔碎的人往往是自己。
我认为这种敏感与脆弱的心理成因归根于缺乏安全感。
这种“安全”不是指外部环境的安全,而是内在需求的满足与否。内在需求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三层情感需求和第四层尊重需求。
风墟认为:“讨好者渴望别人对她好,渴望别人能够关注她,能够觉察出她的需求,能够欣赏她,帮助他,关心他,甚至——保护他。”
但渴望满足自身的内在需求是有前提的,讨好者认为“我不配提出自身的需求”、“我必须要为别人做些什么能够配得上别人的给予”。
内心缺了一块,渴望得到填补的同时又自觉是不完整的,内心的自我拉扯会让人很痛苦。
04
之于马斯洛需求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这里的安全指人身),《人间失格》里的太宰治根本不缺:
“我从未体会过饥肠辘辘的滋味。这倒并非故意炫耀自己生在锦衣玉食的大户人家,我没有想表达那么愚蠢的意思,只是说自己完全不能理解“空腹”的感觉罢了。”
生于大户,“死”于专制。他不像其他人一样害怕饿肚子,相反,他甚至害怕吃饭。
“在昏暗房间的角落,我浑身冷得发抖,一次次把少量食物强迫塞入口中,心中暗忖:“人为什么一天要吃三顿饭不可呢?”家人正襟危坐进餐的样子,甚至像履行某种仪式。每日三次,定时聚集到一间昏暗的屋中,饭菜按顺序摆好,即使没有食欲,大家也要沉默地咀嚼饭菜,好像在为家中尚未超生的亡灵祈祷一般。”
“孩童时代我最痛苦的时刻,实际是在自家用餐的时间…”
家族庞大且墨守成规、父亲专制并善用冷暴力,单从日常生活仿佛就能窥见太宰治的童年阴影。
人安全感缺失大多源自于原生家庭的关爱缺位,一旦童年最亲近可靠的关爱缺位后,紧随着学校、社会对内心的伤害就可能会成倍叠加…
05(Last)
上周末朋友叫我去798看一场录像展,保罗·麦卡锡的《无辜》,我只看了一段就压抑得想吐,而朋友则说“想疯狂逃离”…
画面描述一个大鼻子大手大脚的人为简陋的房间刷墙。他的行为怪异得让人发毛,比如直接把一桶涂料全倒在桌子上,直接用刷轮往桌子上沾涂料,再去刷墙;甚至直接把要刷的木板摁在桌子上摩擦;所有刷地方都是胡乱、不完整…
按展览的介绍来说,作者想通过颠覆现实感官的手法回溯童年阴影的形成,让大家关注到童年对人的影响。
画面里臃肿的人好比是父母、老师以及身边的人,他们想让你好、给你上色,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很多种人格障碍都能从童年、从原生家庭上找到根源。因此我能理解大多“有毛病”的人都是“无辜”的,所以以牺牲自己去讨好别人的做法我都感到很难过——这并不是你的错。
潜意识的讨好倾向由来已久,以至于会条件反射地去迎合别人,这一切只是从小太缺乏关爱罢了。
精神分析法注重回溯过往,剖析其心理成因,以达到对自己潜意识的了解,最后释怀。
我一直想说童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再也不是那个抹着鼻涕哭着要玩具的孩子,我们有能力自己获取别人的关爱(当然是以公平的前提,而不是一味讨好),也有能力满足自己更多的需求…
是否需要讨好别人其实已经高下立判,只差自己把过往揉成云烟,别让它缠在心里。
我们值得拥有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