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交车在站点前停下,车门一打开,一个蹾实的半大小子就蹿了上来,后面紧跟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嘴里嘟囔着什么,貌似是奶奶接孙子回家。男孩儿从我面前经过把住了座位旁边的杆子,老太太则正好站在了我的面前。站起来给老太太让座,老太太一再客气地说快下车了不用坐。
我站起来,走到一旁,再回头时,正好看见男孩儿推了一把奶奶,然后坐了上去。顿时心头有点儿堵,很想过去告诉他,起来!我让座是给你奶奶坐不是给你坐的!
但终是忍了下来。反正座位让了出去,人家奶奶虽然站得不稳,但是面儿上可还喜孜孜滴呢,自己又何必讨人嫌。
去年下半年开始,出行多坐公交车。因此也在公交车上看到了很多次,孩子坐着,爹娘或是老人站着的情景。一般父母站着孩子坐着这种的,还不是感触太深,但是见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微微站着的情景,心里总是不免有些唏嘘。
我其实不是太能看明白这种状态。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外人让座与否是个人认知和修养的问题。让,理应感激;不让也无可厚非。总之都无可指摘。
但是于一个家庭而言,却断没有小辈儿坐着,长辈儿站着的道理。
~2~
我们似乎是一直在强调教育,强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什么样收入的父母只要有一分可能,都会用家庭收入中的大部分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当然这些年还可以参加多样的选秀,力求让孩子出人头地。
可是我们却忽略了教育不仅仅是读书,不仅仅是学习,更不仅仅是年少时的成绩和成年时的钱财地位。
教育更多的,是关注一个人的修为。而往往修为与最终的人的所谓地位和钱财并没有对等的关系。
在某一个群里,每次有人出来叙述一件事或是寻求某种帮助时,总是有一位女士出来评论一番,而每次的评论都无外乎一个论调,一个人要有个性,不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过马路时,如果是红灯,但是四下无人,闯红灯是对的;不理任何人的感受也是对的。反正反反复复就那么几句话:就是我的事儿任何人不准管,别人的情绪什么的我也不管。我就做我想做的事,我就说我想说的话,你们爱听不听,反正我说得就是对的。你们不爱听就是让我说假话,而让我感受你们的情绪就是让我讨好你,管教孩子就是压抑天性,如此云云。
从这位女士的言语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极度地自私和自说自话,想来这种思维应该是来源于异于常人的家教。
记得有一句老话是说“三岁看老”,是有道理的。这个三岁应该并不是指的就是具体的年龄,而是指从小培养的认知,会影响人的一生,会决定这个人是个什么样人品的人。
我们都过于关注有钱有势有地位的生活,但是却总是忽略了内心对于互相善待的渴求。
~3~
如同上面那位奶奶,当孙子踏踏实实地坐着,自己颤颤微微地站着的时候,就等于她在教育孩子,你无需尊重老人,无需关注身边人的需求,无需感恩,你只要享受自己能享受到的就行了。
其实平时学校的每一项决定,老师处理事情的每一个方法,家长的每一个习惯,都在告诉孩子,你可以这样。嘴上说教的那些,根本没有作用。孩子并不傻,我们言行不一致时,他们只会看我们怎么做。我们为什么这样做。而我们嘴里的说教只会令他们咄之一鼻。
所以,现在经常会看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一面做着和别人一样的事。一面却拚命地吐糟别人。双标严重的不是个别情况,而是普遍现象。
太多的人,在一边自己做着渣人的同时,却要求别人做神。
不能不说,这种诉求与身边人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分个对错,太多的感受只在人们的认知里达成一致或是产生分歧。而这种认知是潜移默化的。
当人们把以自我为中心当成一个正确的认知而付诸于任何情景中时,那种达不成平衡的撕扯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