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只要看到吃得就走不动路,由于智齿加上火我右半张脸已经肿得和我18岁时一样,白白胖胖!吃了近一周的流食才明白白面馒头也可以让人魂牵梦萦。平时百般挑剔的饭菜现在只能流口水,我想真是只有失去我们才能真得体会拥有是多么可贵。
睡觉前,儿子刷完牙,撅着小屁股又要跑到客厅偷偷拿来了他想吃了桂圆,还顺便带来一小盒杏干,眨着眼睛给我说:“我最喜欢吃这些了,吃完我再去漱口!”我无语只能任凭他认真地把一个一个杏干吃得干干净净,嘴巴还时不时地嘬一下食指,吃得不亦乐乎,毫不在意妈妈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吃完了杏干,把所有桂圆用两只手捧着跑到床下左转转右转转,我问他在干嘛?他说:“我要把桂圆藏起来,以后再吃!”眼看他就要把所有桂圆藏在我的衣柜里,我赶紧给他说:“你看窗台的柜子上怎么样?等你想吃,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儿子想了想似乎觉得我得建议非常可行,小短腿飞快地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把桂圆一个一个整齐地排在花盆旁边,漱了口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了。这睡前地小插曲让我想自己小时候何尝不是把好吃的东藏藏西藏藏,等哪天想起来发现早已经不见或者坏了,在孩子的眼里吃的就像是玩具,可以和你一起做游戏,它不仅仅是可以填充的事物,更是生活的乐趣。
每次出国去玩回来总要瘦两公斤回来,因为我实在不习惯他们的饮食。汉堡包并非德克士那么可口,披萨也不是我们喜爱的味道,牛排超出你的想象,所有吃得几乎都和你平时吃的不一样,每当逛超市我就不由的感慨:“如果他们来中国,一定吃得走不动路!”东西方饮食的最大差别或许就是效率,在外国即使他们拥有再多的时间,也不会把做饭当做重心,几片面包,香肠,生菜就可以当做一顿饭。一个披萨就可以是一家人全部的晚餐。而对我们来说,这些只能当做加餐。我们可以从早到晚围着锅台转只为了一家人吃了丰富开心。我们可以一睁眼就去超市准备一天的食材,只为饭桌上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煎炸烹炒无所不用。去黄石公园的路上,我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对生活的精益求精,房车里面一应俱全,后面拉着不是赛车就是汽艇,装备堪称精良,在景点也绝不是光拍照这么简单。这些相较我们的吃而言,何尝不一样!我们只把时间放在了生活的不同重点,但都活得充实,活得认真。
或许在中国对吃还有另外一种解读,如果你想吃豆芽会从超市买来,或许还可以自己动手生豆芽,但还有一种人会从种黄豆开始,李子柒无意中闯进了我的视线,却让中国人重新定义了美食,她不是大厨,没有多么领先的厨艺,但却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三月桃花熟了,她会采来酿桃花酒;四月枇杷成熟,她会酿枇杷酒;五月樱桃成熟季,李子柒就开始酿樱桃酒、煨樱桃酱、烘樱桃干、调制樱桃青柠饮;到了七月七巧节,用紫薯做七巧饼;月中秋节,她做苏式鲜肉月饼;九月酿桂花酒,十月红通通的柿子掉满墙。入冬便腌起了腊肉、香肠和鱼鲞,整个院子里挂了满满当当……李子柒总能应四季而食,我想此时的美食无关吃好与不好吃,只关乎生活的态度。我被她采花,下地,切菜,烧火等等一切生活的模样所打动。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如诗意充满生活,可它就是生活。
我们在不同地方,不同人,不同阶段体悟吃的内涵。无论是亲朋好友欢聚热气腾腾的火锅,还是一二好人小酌几杯,只要火一点燃,一切都是开始,也一切都是结束。今早拉开窗帘,看到儿子在窗台柜子上排的整整齐齐的桂圆,不知道他何时会想他藏得好吃的,也不知道当看到这些时会不会特别的惊喜。此时的肚子又开始咕噜咕噜叫了。现在我只有一个念头“好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