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二刷少年的你,也是和一位少年去的。
第一遍看的时候,看的是故事里的冲击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转场到那些刺眼的情节。
看第二遍的时候,知道了剧情,看过了剧后分析才开始认真的去留意戏里的细节。
电影里并没有老林的歌,但每个场景脑内都回荡着《我们很好》。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蝶飞走了。
叫郑易的警察对于正义束手无策。
拥着魏莱的名字埋葬了自己的未来。
陈念一直在等着成年,等着小北(北京)。
“熬过这个月就好了。”李想在努力的追着理想。
小渺即渺小。
最后是没有一个人逃得过的。
第一次看这一段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路上的小雏菊是绑上去的,谁能在暴雨的夜晚特意跑去花店买一束小雏菊,在你离家的街上一路相伴呢。
儿时用微博看热闹,成年用微博观时事。
会留意到很多曾经没有留意过的事物,例如微博有抑郁症话题。有人在里面宣泄,有人于其中求救。
从此便多了一个习惯,没看到一篇挣扎,都在底下留言打气,告诉他我们也在陪他支撑着,一起努力。
几千万的抑郁患者,每天都有人因此离开,也有人从此走出来。像生水痘,长过一次就基本不会有第二次了,这算不算是对我们的一种馈赠?
我们都一样《伟大的渺小》。
陈念伸出手,有了故事。
你伸出手,会开花。
尝试一下,周末的清晨背上一罐子猫粮去寻找流浪猫边投食边撸,心情会大好。
尝试一下,明媚的午时走过地下通道去聆听二胡小提琴笛子吉他的歌声,并附上掌声。
尝试一下,斜阳西下坐在路边看人看车水马龙。
记住记住别人孤独陪伴你,孤独是自己的选择,不是禁锢的枷锁。想它的时候喊它出来看看星星,天亮就让它回去吧。
彡青忆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