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月,令学生闻风丧胆的考试季。经历高中考这样的大考洗礼后就是暑假前最后的战斗了。
我姐坐在桌前默默的擦孩子做过的英语试卷,用于复习后再一次的检验。
她收拾着卷子无奈的苦笑着对我说:“我儿子会被我逼死的……“
我抬头瞅了一眼家里的黑板:“唉,出来混嘛,迟早是要还的。”
眼瞅着月底就是期末考了。
读三年级的外甥上学期加了英语课,然后“孝顺”的给他娘捧回来个“58分“。我们都哭笑不得,”五八小王子“由此诞生。
平时作业多,时间紧,还要练足球,孩子睡觉都睡不够,就没给他报什么英语辅导班。
结果……嗯,能说什么呢?
这才刚开始,还得了?当娘的痛定思痛,为及时止损,马上就挺身而出了~
所以,从中旬开始除了正常的作业外,家中英文辅导班正式上线。
家里原本用来营造气氛、让大家发挥想象、交流互动的文化区变成了补课的黑板。
熬夜、对抗、纠错、吵嚷……
去年落下的课今年流着泪也得补完!
2.
没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这句生来带有混混气质的话出自《无间道2》。乍听,似黑社会最常见的略带挑衅的警告。慢慢的,我发现还真是好用。
近期它已成了我的口头禅和人生信条之一。
简单的说吧,这是种因果关系。
种其因者,必食其果。
熊孩子没在这门课上用心下功夫,不及格的结果顺其自然的就来了……
大家都有深切的体会:如果最近连着参加几个聚会,多吃几顿火锅烤肉小龙虾,加点啤酒饮料冰激凌,玩儿嗨了再熬个小夜,那肯定随随便便就能胖个三五斤,脸上暴痘痘。
暴饮暴食,那肯定长肉啊;重油重辣顺带熬夜,你不长痘谁长?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肉是一口一口吃上身的。
3.
因为置身其中,所有成果(好的现状)往往会让人忘记曾经的付出。
有人说,也不是啊!你看我小时候没好好念书,现在过得也不错。房子车子老婆孩子应有尽有,非大富大贵也算得小康。
这些我都不否认。你真的认为这些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真相是我们更容易触碰到现实的“果”,进而将各种“因”抛至脑后,最后直接开启屏蔽模式。像之前的事情没发生过一样。
忽略并非不存在。你撒的种子和流过的汗早已深深埋在果子长成前。
没好好读书并不能否定你在学习之外曾经付出过的所有努力。
亲,你就是忘了……
有人学习方面不突出,可是不妨碍他用心做别的事儿,在其他方面辟出一片天。
年初,大热的《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两部电影将有些神秘的原创者刘慈欣推至大众面前。
虽有口碑好到爆的《三体》傍身,他本人却非常低调,很多人听到他的名字甚至以为是女的。事实上他的本职是一位工程师。
小学时,刘慈欣从父亲的藏书中发现了国外的科幻小说,从此入迷。中学阶段成绩也一般,只是保持着读科幻小说的爱好。大学读了普通的本科,最后在阳泉这样的小城市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和别人并无差别。
白天上班,处理家中的各种琐事,只能晚上写作。
所以大刘是没有大块的时间进行创作的。就这样他利用业余碎片化的时间从1999年至今一直坚持写作,共出版了400多万字的作品。
工作不影响,爱好没耽误,靠着满腔的热情和坚持撑起一片天。
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20多年日夜的坚持和付出呢?
早期的积累、天生丰富的想象力、坚持不懈的创作,才诞生了这么多精彩的作品。
4.
从出生开始,老天就给我们每个人都造好了一家个人专属银行,服务对象只有你一个人。最基本的存取款业务也会伴随着我们走完一生。
起初大家起点是一样的。有些人在前期忙于积累、劳动,练就一身本领,然后把财富存进账户,继续前行。有些人敌不过懒惰、诱惑,早早的开始从银行贷款,负债度日。
账户的余额和银行的贷款都会生利息。前者,先存后收益,在良性循环中掌握了更多的自主权;后者,先借后还,容易形成超前的消费观。借款利息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还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一屁股债!
从同一起点出发的人在人生道路上也渐行渐远。
怎么办?只能付出更大的代价(时间、精力、努力)去还债呗!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早或晚,取决于你。越晚代价越大,那何苦要攒者负重前行呢?
5.
回到补课这件事情来说。
所有孩子的条件都差不多,为什么单单就我们家就出了58?
他没用功用力,我们也没早关注、早发现。其他孩子在积蓄能量存钱的时候,我们家这位在偷奸耍滑、尽情玩耍,已经开始从他的银行贷款。
趁着是小坑,加把劲儿一口气填平。你说现在还不赶紧劳动存钱,那以后利息不是更多,还起来更费劲了?
成绩是考验手段,也是红利,却不是唯一目的。
痛苦的经历着,啃下难啃的知识点,这个孩子收获的不仅是成绩的进步,顺带着改了偷懒的小毛病,感受到该有的压力和生活的不易……
我觉得还是划算的。
有了“迟早要还”这样的心态,很多事情就看开了。
天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
脚踏实地的做事情,过生活,该使劲儿的地方就别偷懒。碰上了麻烦咱就淡定接招,见招拆招吧!谁知道自己究竟是造存款呢还是在还贷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