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读英文书最痛苦莫过对文化不了解和隔阂感,而对我而言最舒服方式就是把主题换成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中国"是个很大有很小的主题: 大到民族危亡,小到衣食住行,都让人充满好奇,想要一口气读下去。东坡先生讲,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于是便一直喜欢,从另一个角度,跳出来看中国。
这个略显特别的书单,我选了近期看的英文书七本,主题皆是"异乡人的中国",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有趣的视角,充实几个无聊的夏日。
何伟中国三部曲: 甲骨文 寻路中国 江城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不管从哪个角度来欣赏,都是极好的。虽然因为一些原因大陆只出了删节版(比如江城涉及到三峡问题),但买一套原版来看也不艰难。语言平实逻辑性强,讲的又全都是中国的林林总总,最后却能落脚在哲思的高度。
何伟的故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故事,也许我们不是"歪果仁",却也在某个方面是被异化的: 也许你是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小姑娘,也许你是性少数群体中的一员,也许你在校成绩糟糕,也许你也加入了"剩"者为王的大军,也许你长相不够好看身材也只是中下⋯⋯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生活在别处"的踪迹。
政治是生活的一部分,事业是生活的一部分,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的全部,便是生活在别处。
谭恩美 喜福会
(我的书在宿舍,图片来自豆瓣)
书和电影都极其好看,畅销三十年自有它的道理。大一初读的时候心里不服气,觉得什么千里送鹅毛,虎妈一心希望女儿成才,实在是"牛鬼神蛇",全然都是扭曲了的所谓中国文化。之后硬着头皮为了课程论文一次又一次精读(书很薄,适合反复读),琢磨母女关系中的每一字一句,才发觉谭恩美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冲击的力量。
中式的家庭关系和母女关系是极其微妙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通常都是母女这本经。争执和不理解永远是成长的主旋律,而长大的意义远非变得毒辣刻薄,而是学会和解——和母亲和解,和国家和民族和文化和解,和自己和解。
汤婷婷 女勇士
因为耶鲁公开课(还有两周学完这个课,之后可以出个书单,很棒的课程)买了这本书,之前做喜福会研究的时候,很多学者喜欢把这两本书进行对比: 都是美国华裔女作家,都是主写中式家庭关系,都有很多生硬的中国特色。但读起来的感觉真心完全不同,汤婷婷塑造的是一个神话鬼怪色彩浓厚的旧式中国,抨击的是女性没有任何地位的中国传统。
女勇士在美国很多学校都是课本,在中国却几乎是一边倒的恶评……其实说到底一本书的优劣,还是应该认真品读再做评价。虽然有时对于作者单纯鞭挞中国重男轻女,迷信思想感到厌恶,转念一想,其实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状况,其实应该没好到哪里去。最喜欢书中的最后一篇,合着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Maxine带着浓浓的美国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化交融合一,成为"身份小说"(Identity Plot)的最佳诠释。
罗素 中国问题
(我在扇贝阅读上看的,图片来自豆瓣)
七八十年前的中国问题,有些已经解决,大多却依然存在,或者说,还会长期永远的存在。一百年前的中国在我心里落后无望,十分悲壮,但在罗素笔下却是独特而充满魅力的。他对中国给予了厚望,也不乏对现世的不满。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我的哲学入门书,也奠定了他平易近人的文字特色,很适合喜欢思考,喜欢政治文化,又苦于英文水平不足的朋友们可以尝试这本。
容闳 西学东渐记
(我在扇贝阅读上看的,图片来自豆瓣)
很小众的一本书,出自中国留学之父,历史上第一个来自中国的耶鲁毕业生。很有意思的是对于但是中国教育制度的讨论,留学的损益,还有一些和曾国藩的讨论,甚至对于屠杀,买卖,政权的一些剪影。
其实经历了多年留美,他的思维已经西化,而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依然保留在心底。读书人不论在何时何地,心怀的永远是祖国。
这七本书,从清晚期到一零年之后,从留学教育,文化哲思,到鬼怪迷信,传统融合,从在美华裔,到在华他者……也许你会批判某个作者的某些观点,片面抑或过时,却不能否认他们绝对能引发深深的思索。
有人说,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了解的当然是足下的这片土地咯。正是如此傍近,我们才没办法退一步看得真切,就像康德所言,"We cannot know the thing in itself." 中国从某种层面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正是基于如上想法,总结小书单在此,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