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古语,出自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意在强调人们往往对借来的书更加珍惜,阅读时更为用心,而对于自己拥有的书则可能因缺乏紧迫感而怠于阅读。
许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因为知道有归还期限,所以会抓紧时间阅读,甚至熬夜也要读完。相比之下,自己购买的书,可能因为觉得随时可以读,反而放在书架上积灰,迟迟未动。
在现代社会,电子书因其便捷性和易获取性而受到欢迎。然而,一些人发现,对于电子书,他们往往更容易“囤积”而不读,因为觉得随时可以下载和阅读,没有紧迫感。相反,对于纸质书,尤其是借来的或限量版的书籍,人们更倾向于立即阅读,以免错过或损坏。
人们往往对借来的、有归还期限的书籍更加珍惜和用心阅读。这启示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应该珍惜每一次阅读的机会,不要让书籍仅仅成为书架上的装饰,而是要真正地去阅读、去理解、去吸收其中的知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