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亦或学海多少年都成了学子鲤鱼跃龙门的终极归宿,也是一个高尚的话题。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所理解的大学也发生了大的变化。
远看那是山
曾经作为一个莘莘学子,满怀对于知识的渴望,进入高层次的学府当然会最直接接受较好的教育,而且还能结交比自己优秀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收到社会的尊崇。如此种种想法我觉得是当时大多数人的想法。当然也不缺乏其它的理由,比如改头换面,光宗耀祖;父母意愿,继承家业等等。
远看好似山
自己也接受完了大学教育,我发现虽然是大学,但不同层次的大学会提供与大学地位相称的资源。因此你能读怎样的大学就是需要你所读的学校给和你一样水平的人提高教育资源,也就是大学的职能是把人分类。美国一个社会实验室曾经实验证明:本科毕业生大多数的思维逻辑还不如刚入校时候的水平。所以你所挥洒的青春并不一定会武装你的头脑,只是你成了社会上的这一类人而已。
近看不是山
现在,随着阅历的变广泛,接触了许多各行业的人,其中不乏有教授级的。我坚定的认为社会分层现象越来越严重,将在不远的未来走向极端。这样一来顶层的就一直是顶层,下层的不管你有多么努力也达不到顶层世界,而且只要你有了想冲破束缚和枷锁的冲动和行为的时候,会有那么一脚狠狠从你的脑袋上把你踩下去。因此,我想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享受另一个法律,这样的法律可谓道貌岸然,就是让获得这些法律的人变相的约束地下的人,而自己成为制定规则,享受法网之外果实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