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2000年左右的时候,那会儿我还上小学,有一天下午放学后老师留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更正作业。校园里空荡荡的,只有我们一间教室有声响。交完作业之后从学校出来,我看见身后远处的天空卷起了一层黄沙,像翻滚的云一样以很快的速度在向我们逼近。直觉告诉我,要起大风了。我提醒另外两个小伙伴赶紧往家的方向跑起来。黄沙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一直跑,一直跑,一点不敢松懈。刚刚跑到村口的地方,看见母亲远远的迎了过来,在拉住母亲手的一瞬间,黑风四起,黄沙漫天,眼前顿时一片混沌。母亲吃力的拉着我行进到家门口,瞬时风力大得我们连大门都关不上,在我和母亲两个人使劲推搡努力之下才好不容易把门掩上。进到屋子里,此时外面已经是“黑天”了,打开灯,空气中都弥漫着沙土,风从门和窗户的缝隙把它们送了进来。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那么大的沙尘暴。学校时常开安全知识培训,会专门强调沙尘暴的危险性。遇到刮大风的日子,放学后,我们都是排着队,拉着一根长绳走路的。大风夹杂着沙砾和小石子刮到脸上,打得脸生疼。于是同学们都各响奇招,有的把书包挡在脸上,有的把塑料袋套在头上,还有的把外套蒙在头顶……
那些年,沙尘暴在我们这屡见不鲜,轻度的是浮尘,中度是扬沙,严重时就是能见度不足十米的特大沙尘天气。尤其是冬春时节,沙尘暴最是频繁,因为此时西北大地上已经是光秃秃的一片,没有了绿色植被的保护,风沙来得轻而易举。可恶的沙尘暴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还影响农民伯伯春耕,破坏庄稼。有一年,我跟着父母去地里铺地膜,那时候还是人工铺膜,前面一人拉着滚筒往前走,两边的人拿铁锹用土把地膜压实。就快铺完的时候,我正在地头拉扯着地膜往下压,突然一阵大风袭来,地膜先是被风鼓得起了大包,紧接着就被风吹跑了。无奈只好匆匆收工。次日早上,父亲去地里看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地膜都被刮得一片狼藉,有挂在树上的,也有银蛇一般在地里张牙舞爪的。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再次返工。后来10年的时候,也刮过一次特大沙尘暴,当时很多农户家里都种蔬菜大棚,大风直接把棚膜都揭掉了。还引起了好多地方的火灾和断电断网。那一年,也给很多农户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而这一切也跟早些年人们的环保意识落后有关,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长得更好,为了盖新房子,人们不惜大量砍伐树木,钻探深井,导致植被荒芜,地下水开采过度,风沙有了可乘之机。
小学到初中阶段,每年的植树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周边的荒漠地带种植梭梭,红柳等防风固沙的植物。学生们自带水桶和铁锹,在干涸的土地上挖出一个个小坑,种下一棵棵希望。梭梭和红柳都是抗击风沙的能手,它们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只要栽种的时候浇上适量水就能成活,期间不用悉心照料,它们也可以坚韧地茁壮生长。而这种顽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正像极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老一辈的人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耕耘着希望,年轻一代的人,从这个土窝窝里飞出去,扎根在社会各个行业,像一颗颗螺丝钉,默默奉献自己。尽管父辈们吃了那么多苦,但他们依然深沉地爱着这片黄土地,也正是因为吃了那么多苦,所以才不惜花费一切代价,供养孩子们读书,出人头地,飞出这片贫瘠的土地。
2008年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亲自到访民勤,留下了坚实的嘱托: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此后的这些年,当地人一直在践行着这个使命。植树造林,关井压田,发展节水型农业,帮助农民发展低投入高效益的种植模式。国家和政府也给予了大力的资金和物力支持,每年都会有许多社会人士来到这片土地上参与防沙固沙的活动。如今,很多年轻人也通过网络平台给家乡代言,推广家乡的农副产品,电商产业带动了区域性的农副产品销售,帮助大量种植户和养殖户过上了小康生活。许多外地商人也渐渐来到这里投资建厂,承包土地,为一大批农村大龄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如今的民勤,绿化越做越好了,风沙肆虐也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2022年春节前夕,李克强总理来民勤视察,肯定了民勤这些年压沙固沙的成果,也提出国家会继续提供支持,加大投入,引进更多固沙植物品种,促进多样性的固沙生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懒以生存的家园,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才能稳步发展。
如今的小城虽不富裕,但是每年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希望不久之后缺水的问题能够进一步得到改善,小城的明天鸟语花香,和谐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