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则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解:
本章是《天道》首章。“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不仅是本章的文眼,更为历来不少治庄者以为是《庄子》全书的主旨。
天道、帝道、圣道成就伟业,靠的是“运而无所积”。怎么个“运”呢?人体的新陈代谢、生老病死,大自然自循环的生态平衡、四季交替等,都是“运”。“运”的一个突出表现为“无所积”。以自然界为例,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在大环境下都应该有个基数范围,一旦超过限度,自然就会发生某种动荡并重新平衡。
“运”是谁在运呢?他者推动的运作,运作由他者决定,但“他者推动”却由他者决定;可见,真正的“运”由自己推动。所以,后文讲“其自为也”。但明明在“为”,文本偏说“昧然无不静者”。“静”与“为”不是相反吗?这里说的不是一个“静”。常识的静止和运动基于参考系的设定,参考系是空间,空间是时间的省略化描述。而时间呢,是生成和湮没。所以,常识的静止和运动属于假设,有着便捷性和有用性,不涉真。文本的“静”要做另番阐释。
关于“静”,文本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这里的“静”简直不能拿来解释。当我们说“圣人之静”时,要特外注意圣人不崇尚“静”,不然他就成了被“运”者。这个“静”是纯粹的静,“万物无足铙心”,可以设想为心静。不过,心静不是说说就可以了,它是玄妙的境界,借助“心”也其实并不静了。如何传达心静的玄妙呢?文本用静水作比,心静时,如“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妙不可言)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八个字以“虚”“静”为本。心静尚有个“心”,“心虚”本身把“心 ”也虚没了。“恬淡寂寞”是神妙心境的投射。“无为”从反面与世俗的“有为”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