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来的雨斜落在脸上,也许是昨天的太阳太美丽,今天就展示了大自然的无常。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看见了我班的一个姑娘,戴在头上的卫衣帽子把衣服扯的一角撅了起来,拖着笨重的行李箱在雨中走着。我迎上前去,为她撑起了伞。细看才发现,雨水和泪水在她的眼角交汇,涌起了一片潮红。她告诉我家里出事了,来不及请假了,走了一阵发现自己忘记了东西。我看她慌忙的神情,听到她发抖的声音,心也跟着紧了起来。我一只手打着伞,一只手揽着她的肩,试图安慰她别难过,却发现自己除了“别哭,别哭”竟然吐不出一个其他的字。笨重的行李箱在地上摩擦着,将她拖了个踉跄,我急忙扶着她。目送她进了寝室。我转身离去,几番不放心的向后望着,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楼梯转角。
我继续抬脚走着,步伐不再同于之前的轻盈、愉悦,哼着小曲的嘴巴也飘出了无力的叹息。虽然我不知道她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看到她的眼泪,我想绝对不是芝麻蒜皮的小事。中午与妈妈视频,向往常一样,与妈妈聊着家常,妈妈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人与世长辞了,我突感一阵寒意。仔细想来,为什么每次决定在一个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呢?我想这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就觉得应该打个电话了。好像是明白,一个人的人生是何其有限,好像是觉得,我应该抓住一切光阴去爱身边人。
上周上课,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了我。“让你的死亡”变成一种客观的存在,我们都怕告别这个世界,就像我的老师讲的那样,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头里再也没有论文、学位,有的只是“想活下去”的信念。什么又是客观存在呢,我想大抵是要认识到这是早晚的、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知道它的存在,但却不知它何时发生。庄子在面对亲人的离世时鼓盆而歌,是一种洒脱,更是一种无为境界的体现。圣人的无为也许是我们应当追寻的境界。有了这种境界,也许我们就不会再惧怕死亡的靠近,担忧未来的生活,才能够活在当下,珍惜当下,热爱当下。当然,我们也不能向命运妥协,无为也是一种无所不为,尽力为之而不纠结于结果。人生的终点是一个牵动我们感觉神经的话题,会让我们或恐惧、或悲伤、或忧虑,但对于它不该避而不谈,避而不谈只会让我们蹉跎岁月,因为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要好好的谈,形成正确的认识,方才不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