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答一个读者问题,在阅读时总是“读了就忘”是正常现象么?该怎么办呢?
首先,“读了就忘”并不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
只要你不是为了参加考试、不是为了在日后聊天的时候卖弄,那么,读书的意义在于当下的思维体验,在于当下的体验为你带来的冲击,这种大大小小的冲击长期会影响和改变你。
书本的知识是用来融入血液的,不是用来记住的。
《纯粹理性批判》和《逻辑学》重塑了我,但我已经没法复述这两本书讲了什么。但这都不重要,它们已经成为我身体和思维的一部分了。这种改变是深层的,永远不是”记住了某点知识”那么简单;就好像我们当年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锻炼思维,学习语文的意义在于提高文字审美。这些思维、审美才是你血液中会一直跟随你,知识的记忆很短暂。
我读大学时,有个敬重的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对于阅读、上课而言,to be or to have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也就是说,阅读、学习对你而言,意义到底在于体验,还是占有知识。
此处是分割线。
当我昨晚回答到这里,可爱的读者还是不屈不挠,“可是我就是想要一边体验,一边提高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力,那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再来聊聊当下提升对书本的感知力、记忆深度的几个方法。
1. 自言自语。
我在学生阶段,准备考试时就常用这个方法。看完一个章节的书,都会假象自己是老师,下面坐着一堆学生,我该怎么上课。
如果你把读到的东西逼着自己说出来,就基本理解了这本书。最好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草稿纸上画框架和结构图,然后对着框架图指指点点。
2. 及时参与讨论。
参与讨论是我认为理解书本内容很好的方法。
读书是将知识输入的过程,而讨论是输出的过程。
参与讨论不仅可以让你更好理解书本内容,还可以让你跟他人产生思维碰撞,让你知道原来对于同样的内容,他人是这样理解的。很多时候,理解思维差异是很有趣的事儿。
由此,你,他,以及书本的知识之间,会产生一种emotional bonding,这种bonding才是读书的真正用意。
3. 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
很多人能把书中的知识迅速消化、理解、吸收,原因在于他的思维中已经有一套知识体系,由此当他看到新的知识时,就可以本能地将之安放在体系的某个角落。
零散的知识容易忘记,然而,当这个知识处于某个大体系框架之下,跟你的其他知识有所联接的时候,就更容易被你吸收——它像拼图一般“补充”了你的知识结构。
由此,你不妨开始构建你喜欢的学科的思维框架,比如你喜欢历史这门学科,那么它纵向和横向坐标,分别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彼此之间有哪些关联。
书本的知识如同血肉,你要做的,是搭建一个骨骼,让血肉在骨骼中有处安放。
愿大家在读书的路上,建筑自己的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