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强化学习训练】打卡第六十四天     一期90天

6.5.1 四逆汤证

一,麻黄剂的不耐受体质:

1)“咽、淋、疮、衄、血、汗、寒”,咽喉干的人、小便不好的人、身上容易长东西的人、流鼻血的人、失血的人、容易出汗的人、体质寒的人,都是不适合用麻黄剂的;

2)一个阳虚阴实的人,一个神经紧张压力大的人,是不适合用麻黄剂的;

3)吸毒的人禁用麻黄剂;

4)下焦血虚、下焦阳虚、心悸的人,心悸心阴虚、心阳虚也不可以用麻黄剂;

5)先吃不会让感冒恶化的补药,比如说建中汤、真武汤,把尺脉变强了,才能用麻黄剂开出来;

6)调补的时间可能会有5天到10天不等,感冒可能一直都不好,必须把里面补到够好了,才能够治这个感冒;

7)有生附子做四逆汤或者把生附子加到真武汤里面,可以从里面就一次慢慢一直推到外面,就是可以一次解决;

8)麻黄剂有几种麻黄剂是比较折中而温和,比如说葛根汤、葛根汤再加附子之类的做法;

9)用了麻黄剂之后可以吃好多天的真武汤来保养;

二,杂症:

【7.63】  伤寒,未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1)那这个“伤寒未发汗”这五个字,在宋本是写成“本发汗”三个字,本来应该要发汗的病或者是伤寒的话,本来就是要发汗的而你没有发汗,用了泻药的话,就是一个不对的治法;该发汗的就先发汗,这样子就不算是错;如果应该先用下法的病,比如说这个人是阳明实热了,肚子里面已经结出干的大便了,有燥屎了,那用了下泄药就是对;

2)一个人去实热,里热的状态的时候,吃桂枝汤都可以让他烧坏,因为桂枝汤药性上还是比较暖的,已经过热的人不可以这样子;

3)发烧喷冷水,发冷靠火烤,是最原始、不科学、不文明的医术;发烧,是里面有寒得把寒逼出来;发冷的话要吃温里的药,然后才开始打破最原始、最不科学的,不文明的医疗法;

甘麦大枣汤:枣子 10 颗,一把小麦,甘草一两;

小建中汤的甜是闷闷的甜;

甘麦大枣汤的甜是好像被烫到,甜到要抽搐,整个人好像被电到一样,甜的想要抽搐那种甜,想唱歌跳舞;

真武汤的主证不明显,一般抓体质;小柴胡汤基本不管体质,只能抓主证;

小柴胡汤是仲景方里面治的病的种类最多的方,肺炎、扁桃腺发炎、中耳炎、眼睛痛、偏头痛也治,但是条件是都要在柴胡证的框架下才行;

盲肠炎一般有肚子痛,手指冰冷,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百分之八十是厥阴感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厥阴肝经生病,阑尾烂了,只有把厥阴肝经打通才能好;

妇女乳腺炎初期几乎都可以用葛根汤;

三、四逆汤证:

【7.64】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这是四逆汤的标准定义,四逆汤是个生死关头会用到的方子,很重要;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四逆汤的主证:

1)下利清谷:吃什么拉什么 拉出来的东西还是原样,代表肾脏已经被阴寒之气盘踞了,这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辩症点;只要有下利清谷,即使身体疼痛也是四逆汤,如果是大便正常身体疼痛可以往表证思考!

2)脉反沉:脉沉代表要用温里的药也是重要辩症点;

3)真寒假热:发热,可是喜欢披着衣服;口渴,但是不太喝得下水,都是寒实发热,里寒的表现;

4)拉肚子

寒性,下利清谷,四逆汤;

寒性,拉肚子,但不太痛,理中汤;

拉水,肚子有点闷痛闷痛的,不是很痛,真武汤;

热性拉肚子,拉出的东西又热又臭,多半是葛根苓连汤;

拉得比较热,且肚子有绞痛,多半是黄芩汤;

【7.65】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自出愈。所以然者,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头昏分为:

眩:感觉到天旋地转而不能平衡;

冒:眼发黑,头发重,眼冒金星,好像整个头被什么东西蒙住了,当一个人表里俱虚的时候就容易变成冒的状态;

治疗原则:表里俱虚的人不能再发汗,只有保证津液恢复了才能做下一步治疗;

一般可以吃热稀饭或建中汤之类的补药,调理5~8天左右,身体出一身汗,表皮恢复正常的输布运化功能,有力量了,津液恢复了,再看看用什么方子治感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