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我在被电影感动方面非常缺乏天赋,但是看《生门》我第一次在电影院哭的稀里哗啦的,而且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可能是这两年身边发生了太多事触及生死命题,让我对所有医疗题材的作品心生敬畏之心,也可能只是好久没哭了眼泪需要一个发泄的窗口吧。
《生门》讲了四个故事。
其中有三个孕妇都得了差不多同样的病,学名好像叫凶险性前置胎盘,通俗的说就是胎盘长在了上一次剖腹产的伤口上,有些已经穿越了子宫进入腹腔,不管怎么处理都可能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三个孕妇中,有因为筹不到手术费而迟迟无法手术的双胞胎孕妇,有经历了产后大出血心跳停跳两次输了两万毫升血也不愿意摘掉子宫的危急病人,有因村里必须生男孩的风俗而怀第三胎一定要生下来的两个女孩的母亲,他们共同的心愿是想把孩子生下来,希望母子平安。
另一个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在优生检查中发现孩子可能大脑发育不完全,希望引产,但是孩子已经是一个成型的婴儿,并未发现明显畸形,按照法律规定不能引产,他们担心生出的孩子是不健康的,与医生发生了剧烈的争执。在剖腹产将孩子生出来之后,又面临要不要救这个早产儿的问题,巨额的救治费用虽然不是完全承担不起,但他们担心钱花出去了还是无法救这个孩子,更担心救活了孩子之后发现他大脑发育有问题先天残疾。
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是影片体现的直接困境。这是四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环境和心态的孕妇,还有他们的丈夫、父亲、孩子等等亲人,生存困境和道德困境的艰难抉择背后,有整个家庭、整个村子甚至整个社会的复杂影响。生死之间,人性就是那么赤裸裸,然而又异常脆弱,没有人能告诉他们肯定的答案,生的选择在哪里。你可以在影片里看到那个被说烂的活生生的命题,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在疾病面前,没有百分之多少的生,百分之多少的死,到自己身上就只有百分之零和百分之百。选择是一道门,但是你并不确定到底有没有一道是通向生的。
在这里我想到了罗尔,其实当大家都在骂他的时候在某种角度上我挺替他委屈的(但并不是认为他做得对),我体会过那种家里有个病人的感觉,那种经济上的困境不是真的穷,真的明天就揭不开锅,而是对未来的不知所措,不知道还要投入多少,不知道会不会哪天就没得投入了,重要的是不知道投入之后到底有没有回报,也许只有经济上的绝对富足能消弭掉这种“心穷”的不安全感,但是绝对富足的人又有几个呢?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你的努力是为了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可以看见希望;但是对大多数病人家庭来说努力不过是为了让未来变坏的速度更慢一点,你是不是会怀疑慢一点是不是个好的结果,或许长痛不如短痛呢?
影片的视角中不光有病人还有医生。有两个细节我挺感触的,一个是那位说自己一定要生出一个儿子要不然会被村里人说闲话的病人在向一个护士诉苦的时候,护士对她的话表示认同。从我的角度当然非常排斥这个观点,但是那个护士的做法是对他表示理解,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地的指责,我很感动。
另一个算是影片的高潮,那个经历过引产风波的婴儿出生之后,父亲想要放弃,儿科医生希望劝他救治,言辞恳切。看到有人指责说这里医生的形象塑造太过正面,有点道德压迫的意味,我却觉得医生只是站在医学的角度劝他做出最优选择,这并不是道德,只是她见证过太多的病例,她只是在给出面对这个问题时的解决方案罢了。
曾经看过一个妇产科医生的访谈,说从前他每次给病人选择,让病人签下知情同意书并没有什么感觉,直到自己的太太生孩子难产大出血,他终于知道原来每一次选择背后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这次能不能救回来,他会想到将来的日子要怎么过,他将会面临几十年什么样的人生。然而之后,下一次,他再让病人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很冷静的站在医生的角度给出最利于救助病人的解决方案,因为医生唯一的责任是救治病人,复杂的抉择只会影响他的判断。
虽然大量煽情的音乐和空镜头的运用是我非常不满意的部分,还是推荐每个人都去看看。
《生门》是用一所医院的妇产科几个产妇和背后家庭的故事,揭示中国社会的生存困境。很奇怪我想到了《萨利机长》,这个美国式主旋律故事的最后,萨利机长说能实现这个奇迹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每一个普通的纽约市民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努力。解决中国社会的生存困境当然也不能止步于抱怨,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