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把自己的考研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四个月考上研究生,我是这么做的》,之后有很多人询问我考研英语的事情。今天把自己的英语备考经历整理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有一点我必须要提前说明,如果你想考研,就要认真对待,提前开始,努力备考,千万不要到最后手忙脚乱。在我备考的四个月中,我每天都在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开始!我不想要没有结果的过程,真的,每一天都很累,手忙脚乱,身体累,心更累。
所以,如果你有大把时间,就一定要早点开始!既然做,就要做好!
2
我考英语一,最后考了70+,这个成绩虽然说不上多好,但我已经非常满意了。就像傅园慧比赛完之后的心情,真的,对于我这个六级三次没过的英语学渣来说,非常满意了。
到现在为止,我的六级还没有过,大学考了三次,最后一次考了316。记得当时我一阵迷糊,还以为自己是高分,后来才想起来,410多才能过线。
我很怕英语,一次次的失利,英语已经成了我的阴影。
大学时,我不喜欢上英语课,因此,英语也就落下了。一直到准备考研,这之间的英语,我一直是断片的。一个英语专业的同学和我说:“英语很简单啊,我们都不复习,四六级都是裸考通过。”甚至一个学姐考研英语裸考,也考了70多。
他们说的我都信,但这事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相信神话,但我更知道,不努力,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更别提神话了。
3
父母和我说:“如果考不上研究生,你就回老家来当老师吧。”我不想回老家,我只能拼命考研。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对我帮助很大的英语参考资料。
单词:新东方绿皮书、宫东风的《读真题,记单词》。
阅读:张剑黄皮书,外加历年英语真题。
作文:用的何凯文的作文。
音频讲解:宫东风阅读讲解。
整个考研期间,我就用了这些资料,为了省钱,英语真题我一下打印了五份,留着慢慢做。
先理清思路:阅读50分,大小作文30分,这绝对是重点。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大神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从一开始,战术就是明确的,主攻阅读和英语,放弃完形填空。(花时间多,效果不明显)。而做好阅读,首先要明白意思,如果你连题目都看不懂,再多的技巧也白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4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要:记单词!记单词!记单词!
第一个月,我每天六点起床,上午花两个小时的时间背单词,一遍遍重复,力求脱口而出。晚上做一篇英语真题,分析文章(文章意思,长难句),再听一遍宫东风的音频解读,第二天上午背诵真题原文。很多人问我背诵有没有用,背诵肯定是有用的,但如果你不想背,多读几遍也是很好的。
一天三分之二的时间我都用来学英语,只有下午留给专业课。单词背了容易忘,前两天刚记熟,第三天就不认识了。为此,我只能一遍遍巩固,有时候会怀疑自己的智商,但怀疑完,还得接着背。我把单词书按单元撕开,站在楼道里来回背,上厕所背,吃饭时背,睡前再抽空看两眼。50个单元,第一遍足足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但因为每个单元花的时间都很多,接下来背单词的速度就逐渐加快了。我一直背到上考场的前一刻,没有间断过一天。
新东方绿皮书,最后我背了十五六遍。
5
阅读真题做一遍是不够的,但大家都有一个疑问:我第一遍做记住答案了,以后还怎么做?
这里,我可以推荐一种方式。在前两遍做阅读的时候,不要对答案,自己分析,明白文章大意之后,自己再改错。这样不但印象深刻,而且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等到第三遍对答案时,你就豁然开朗了。
做阅读,每一遍侧重点要不一样。真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刚开始主要是基础,单词、文章大意等;之后重点是找关键点,原文定位;再者,可以分析文章的出题思路,力求自己和出题人的思路一致。由浅入深,逐步学习。刚开始可以一篇一篇做,后来可以把握时间,一下做四篇。学习切记扎实,按部就班。
至于学习时间,这其实是因人而异的,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考前做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学好。所以我会用自己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来学英语,到最后半个月再安排到下午做模拟题,适应训练。无论怎么安排,目标都是为了学好,考高分。
作文我是在最后一个月背的,背的何凯文的一个作文模板,背一篇默写一篇,力求扎实。考试的时候完美地套上了,还不错。翻译最后没时间看了,但翻译考的就是单词和长难句,阅读的时候我已经把基础打好了。
6
考试的时候,完型没看,全选了C,得了2.5分,但后来别人和我说完型其实非常简单。没办法,我的战术就是放弃完型了,英语70多,对于我来讲,完全够了。
考研英语每年都会卡很多人,所以希望考研考英语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对待。能考高分,就不要定位在过线。其实只要认真努力了,考研英语也没那么难。
亲身经历过,我才发现最难的是自控,最累的是精神。到了后来,我觉得朝五晚十二都不是问题,因为想考上,但每天精神上的压力真的好大。
每天我都在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但之后就会质问:我真的可以吗?考前的一个晚上,我做了一张卷子,阅读错了大半,瞬间就崩溃了,扔下卷子,眼泪也流了下来。但没办法,考研没有人能帮我们,还得接着学,接着调整,接着看。
考研是一个人的路,能不能走好,主要还是看自己。千万不要用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话来提前安慰自己,要么做好,要么干脆不做。